聽說在大學里流傳著一首反映大學生戀愛選擇的歌謠:“兔子不吃窩邊草,疾風知勁草,天涯何處無芳草,好馬不吃回頭草,老牛吃嫩草。”這里的“老牛吃嫩草”是指年輕的女大學生擇偶時喜歡找老頭兒。既然這是女大學生的擇偶意向,那就意味著“嫩草”主動給老牛吃。
其實,這種“老夫少妻”的“嫩草飼老?!爆F(xiàn)象并非新潮,只不過是古希臘神話中厄勒克特拉情結(戀父情結)的現(xiàn)代版而已。就人的本性而言,愛情是沒有年齡界限的,但根據(jù)男女雙方的生理和心理的特質,年齡相近的男女結婚,在思想意識、生活情趣、心理特征,以及生理需求等方面都形成了相近的心理定勢,容易溝通,也容易找到共同語言?!澳鄄蒿暲吓!钡男睦泶蚱屏藨T常的心理定勢,在不平衡中建構了一種新的平衡的心理機制。其心理機制具體地說來,是出于崇拜、同情心理的居多。
有位大學教授,在反右時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他被落實了政策,回到大學任教。在他55歲時與比他小30歲的學生結了婚。在一次聚會時朋友開玩笑,問起“老牛”是怎樣搶吃“嫩草”的?小夫人很大方地告訴人們,她父親早就辭世,從小沒有得到過父愛,因此她很樂意接近年長的人。對這位老教授,她同情他的坎坷際遇,崇拜他的學識,希望通過自己的愛平復他前半生的創(chuàng)傷,也希望在他的指導下自己也做到學有所成。
還有位女青年十分敬仰父親,這不僅是由于父親倜儻瀟灑、慈祥可愛、處事穩(wěn)重,還因為父親事業(yè)有成,社會名望高;所以她就以父親為樣板來物色對象,找了個年齡比她大十幾歲的成熟男人為伴。對于這種真情相愛的老夫少妻來說,嫩草、老牛各有所愛,熾熱的感情已經(jīng)把年齡的差距燃燒得無影無蹤,別人是無權指責的。然而目前的問題是,有的女性認為,擇偶時如找個毛頭小子,不苦熬個十年八年是翻不了身的。于是就出于功利主義的務實心理,以自己的年輕、漂亮為籌碼,嫁給功成名就、富得流油、成熟老道、有地位、有錢的“老?!?。有的甚至把選擇的目標投向了大城市和國外。一步到位,一步登天,何樂而不為?這樣的選擇實際上是以一種傾向掩蓋了另一種傾向,只考慮眼前,沒有將自己的人生進行長遠的規(guī)劃,走進了心理的誤區(qū)。
應該看到,結婚是人生的一大選擇,絕不可草率行事。恩格斯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庇绕涫乾F(xiàn)代的婚姻,必須建立互愛的基礎之上,根基才會牢固??涤袨榕c他最后的妻子何旃理像差30多歲,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卻恩愛有加,使康有為如虎添翼,早已傳為美談。魯迅與許廣平年齡相差19歲,在事業(yè)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成為老夫少妻的恩愛典范。如果只貪圖眼前的實惠,就容易一葉障目,舍本求末。人的地位、財富,不是恒久不變的。
俗話說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就反映了這種“天道無?!钡目陀^規(guī)律。擇偶時只顧眼前,不顧感情基礎,一旦對方的地位、財富有了變化,使得愿望落空,就必然夫妻反目,矛盾尖銳。如果沒有與“老?!蓖酃矟臎Q心,這種婚姻就岌岌可危了。還要看到,著眼于功利的愛情也不是恒久不變的,它往往與地位、財富等身外之物捆綁在一起。尤其是這類出于務實而結合的“嫩草飼老牛”式婚姻,更經(jīng)不起風雨的襲擊。當事者必須慎之又慎,一定在婚前考慮到利害得失,以防給自己留下永遠買不到后悔藥的遺憾。
進入這種誤區(qū)的女性,在狂熱的新婚階段的確能夠感受到愛是無所附麗的,年齡怎能成為愛情的鴻溝呢?然而,隨著時光的流泄,會越來越感到不計較年齡大小是個無奈的錯誤。人的生理和心理是按年齡分為若干階段的,就人的生理看,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個階段的生理特征都不一樣,尤其是老年的性心理、性機能和性欲望,是逐漸減退的趨勢,這對激情似火的青年女性來說,是很殘酷的事。人的基本欲望得不到滿足,就必然連帶引發(fā)其他的矛盾,那么這個“嫩草飼老牛”的家庭,不是戰(zhàn)火頻仍,就是“紅杏出墻”,“老?!北淮魃稀熬G帽子”。而就人的心理看,其心理差異在各年齡段有著明顯的不同。人的心理是個矛盾統(tǒng)一體,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受大腦機能和客觀現(xiàn)實的影響及制約。人到老年期,人格心理發(fā)生很大變化,人格趨于內向,處事謹慎,并帶有一種抑郁感,具有與中青年不同的期待、要求、欲望和興趣等特征,所以西方老年學家用“喪失”來概括這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特征;而處于中青年的人格心理則呈現(xiàn)出積極進取、雄心勃勃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不同年齡段的心理差異,如果協(xié)調得不好,必然導致婚姻危機。
有鑒于此,那些功利主義的老夫少妻要維護好自己的家庭,必須像康有為與何旃理、魯迅與許廣平那樣相互支持,相互體諒,擺脫功利主義的影響,以一對平常心,努力共建心靈的契合點,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尤其是在興趣、愛好、欲望、要求等方面,有意識地培養(yǎng)相近的審美旨趣,甚至在服裝、穿戴等方面也盡量做到“老”向“少”靠攏。這樣不僅使老夫少妻相處得和諧、融洽,而且也使老夫煥發(fā)青春,益壽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