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大學里有個非常流行的詞:“伴兒”。 “伴兒”其實就是校園“異性陪讀”(以下簡稱“陪讀”)的另一種稱呼。是“感情游戲”還是“情感快餐”?一時眾說紛紜。而陪讀之風日盛的同時,也引發(fā)了許多陪讀者的心理糾葛。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是否需要“伴兒”的陪伴,“伴兒”的時間有多長?是15天,三個月,四年,還是一生?
當兩個“伴兒”形影相隨出入教室、食堂時,老師、家長和社會對他們投以什么樣的目光?是理解、支持還是反對?讓我們一起走近“伴兒”,傾聽學生們心路的傾訴,老師的肺腑之言還有學者的精辟的分析,相信人們會有科學的理解,“伴兒”也會作出何去何從的正確的選擇。
陪讀約定—— 喜憂參半的護身符
某大學的心理咨詢中心。
一個葉姓的女大學生為“伴兒”的事傷透了腦筋。她反復強調(diào):“這個人(指“伴兒”)太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什么規(guī)則?她遞給老師一張卡片,上面寫著:
“三要”。自習的時候要專心,要耐心,要細心?!澳托木褪菬o論我坐多久,他就得坐多久?!薄凹毿摹本褪撬⒁庾约河惺裁葱枰??比如問問自己渴不渴?餓不餓?累不累?
“三不要”?!安灰瑫r和其他女孩子陪讀;不要和自己談與戀愛有關(guān)的問題;不要擅自調(diào)換上自習的教室?!?
她氣憤地說:“他竟然和其他的女孩子偷偷一起自習,還騙我!”
“你們是什么關(guān)系?”
“伴兒??!”
“是戀人嗎?”
“老師,你心里怎么這么陰暗呢?我們不過是一起上自習嘛!”
“你的三要三不要,哪是一般上自習的朋友能做到的呢?要他關(guān)心你,照顧你,還不許和其他女孩子上自習?這和女朋友要求自己男朋友有什么區(qū)別?這不是明顯暗示著對方可以追求你嗎?可你在規(guī)則里還不讓人家追你,讓男孩子怎么辦?哪有這么不講道理的游戲規(guī)則呢?”
“你如果喜歡他,為什么只讓他當你的伴兒,不當你的男朋友呢?”
“我怕他拒絕我,我受不了。再說,他追求我,我也不一定能答應。我現(xiàn)在對愛情也不是太懂,我怕一旦答應他了,將來我懂的時候,自己失去的就太多了!”
心理咨詢中心的裴老師介紹說,關(guān)于“伴兒”,現(xiàn)在來做心理咨詢的學生很多。青年學生正處在精力旺盛,充滿活力的時期。他們的情緒活動特點是能夠激發(fā)很高的熱情:情緒變化強烈而帶有沖動性,有時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緒。有了“伴兒”的陪伴,心理可以得到安慰,如果陪伴的時間長了,心理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依賴心理,但如果一旦失去了“伴兒”,或者產(chǎn)生了矛盾,他們的情緒生活特別容易受到干擾和破壞。所以,他(她)們在情感的歷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或傷害也就不可避免,有可能產(chǎn)生其它社會問題。而“伴兒”之間唯一的“護身符”就是“三要三不要”,但這個約束顯然太蒼白了。
是“試愛”更是心理補償----專家的全方位解讀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裴秋宇老師從事多年的大學生心理咨詢。對于校園的“伴兒”現(xiàn)象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伴兒”或者“陪讀”有“四利”和“三不利”:“四利”,利于試探。給陪讀的男孩子規(guī)定了條條框框,如果他遵照執(zhí)行,下一步是否欽定為男友可以考慮;利于學習愛情。許多女生對男生的心理并不了解,對自己也不了解,在陪讀過程中可以慢慢揣摩對方的性格特點,從自己對異性的了解,反過來了解自己的情感癖好,做到知己知彼,這就是學習愛情;利于正名。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當然不能堂而皇之地告訴對方,我們僅僅為了“試愛”而愛。所以,“陪讀”就成了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個“戀人”的過渡名詞。過渡不成,大家不過是個伴兒,過渡成了戀人,那就是水到渠成。而且,一旦我們對另一個人有意,招之為“伴兒”,別人也不能說我就是始亂終棄,真可稱得上是進退自如。
三不利:暗示性強。不許對方擅自與他人建立“伴兒”的關(guān)系,要求對方問寒問暖,給對方的暗示性如果太強,“伴兒”一開始就可能噤若寒蟬,敬而遠之;變數(shù)大?!鞍閮骸钡年P(guān)系實質(zhì)使雙方很容易建立一種責任契約,當其他中意者出現(xiàn)時,“伴兒”的關(guān)系瓦解的速度往往快于戀人的關(guān)系。因為剛開始建立陪讀關(guān)系的時候,往往已經(jīng)為結(jié)束做好了準備,這種心理定勢加快了這一進程。使“腳踏多船”合理化?!鞍閮骸钡念l繁瓦解和再生,使“一人多伴兒”或“一伴兒多人”的情形司空見慣。往往會對感情專一者情感上的打擊。
裴秋宇老師認為,“伴兒”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從某種角度上講,更是學生郁悶心理的一種補償。
“任何人都有心理上的軟肋!陪讀者也一樣!在大學里還有另一個名詞盡人皆知——‘郁悶’。一些大學生時常感到很郁悶,各種郁悶情緒和陪讀的產(chǎn)生是密切相關(guān)的: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diào)。這種情況突出表現(xiàn)在工科院校。男女比例7:1是非常平常的數(shù)據(jù)。記得有一個煤炭院校,采礦系竟然是“男生班!”。所以,一位相貌平平的工科女孩子說過非常經(jīng)典的一句話:“我可能有點兒丑,但是我很搶手!”這句話已經(jīng)不大可能找到出處,甚至無從考證他的演繹成分有多少。但是,種種“典故”的出現(xiàn)當然不是空穴來風,如此龐大的男性軍團,其情感欲求如何才能得到滿足?2.盲目攀比和理性戀愛的沖撞?!皭矍椴皇菑V告牌,不一定要弄成廣而告之的東西!”在社會心理學中把這種愛情稱之為“表演式愛情”,我的愛情不受任何環(huán)境的限制,我行我素,當眾擁吻那是家常便飯,背著戀人招搖過市者也大有人在。因此受到刺激卻很無奈的人卻是大多數(shù)。這種無奈發(fā)展到了極端變成一種絕對論斷:“大學期間如果你沒有談過戀愛,你就不可能成熟!”每年我在心理熱線里都會有人在那邊哭:“老師,我太幼稚了,到現(xiàn)在還沒戀上?”一旦 “戀上”了,一些人的“表演情緒”又上來了,一可以張揚個性,二可以敬告情敵,三則可以進行心理補償,最后,愛情就變成了一塊廣告牌。
多寬容、巧疏導----關(guān)于“伴兒“的各界評說
王建超(在校大學生):現(xiàn)在學校里的同學找“伴兒”的不少,我覺得大家不要對此大驚小怪,不是已經(jīng)有在校學生結(jié)婚的了嗎?況且“伴兒”就是陪著讀書,一起聊聊天,大家都是同學,也不會做出格的事情。我雖然沒有“伴兒”,但我不反對找個“伴兒”,兩人如果合得來就可以在一起,至于能不能成為戀人,那要看雙方的了解和接納程度。
李爽(在校學生):我總覺得“找伴兒”或者說談戀愛是在浪費時間和感情,因為承擔義務和享受關(guān)懷本身就需要成本。這種成本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無價的。難道每個人在四年中都需要“伴兒”嗎?這不利于我們培養(yǎng)獨立的個性。
董欣(外企部門主管):我們都讀過大學,那段日子幾乎就是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面,那是一種別樣的單調(diào)。所以找個“伴兒”對于豐富學生的生活可能很重要?!鞍閮骸比绻馨l(fā)展成純粹的友情當然不錯,這樣也可以讓你的以后生活中多一個“知己”;如果發(fā)展成戀人,就會帶來很多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恐怕一時沒有解決的方案。應該清醒地看到,大學畢竟是人生的“黃金期”,我們的行為準則應該以儲備知識和豐富頭腦為目標,否則當畢業(yè)參與國際化的競爭時,就會處于劣勢。因此奉勸同學要有“戰(zhàn)略眼光”。
盧東興(大學教師):社會各界對此應該持理智的寬容態(tài)度,學校也要積極的疏導,完備以心理咨詢和社團為架構(gòu)的配套機構(gòu)建設(shè),讓學生有地方傾訴心中的郁悶,表達情感。學校還可以適當開設(shè)“心理咨詢課”等關(guān)于人生觀、價值觀的課程,讓這種時尚沿著正確的軌道發(fā)展。
裴秋宇(心理咨詢教師):青年期是個人心理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可能出現(xiàn)心理上的統(tǒng)合危機。也就是我們可能為尋找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可能暫時出現(xiàn)自我和角色的不統(tǒng)一,甚至角色混亂。比如,自己既是兒子、又是學生、還是別人的朋友、是同學的同學等等多種角色如何協(xié)調(diào)和統(tǒng)一的問題可能會困擾我們一段時間。但是,我們會通過個人經(jīng)驗擴展和對角色的實驗而重新進行自我的認定。而陪讀現(xiàn)象實際上就是一種角色實驗,同時也是角色實驗的創(chuàng)見,這種創(chuàng)見來自于我們對于自己在青年期出現(xiàn)心理危機時自我調(diào)試的一種努力,而不能簡單地扣上一個道德或價值的標簽。無論出于學習愛情的目的,還是排遣郁悶的心理補償,陪讀并沒有完全觸及我們的心理底線,我們審慎地評價、慢慢地適應這些新的概念,新的行為,可能就會容易解讀青年人的心理,乃至解讀整個人類的心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