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于睡覺??墒侨藶槭裁匆X呢?
網(wǎng)友提問:人為什么要睡覺?不睡覺人就會覺得好困。要是人不用睡覺那有多好呀,那樣一天24小時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
引人入勝的睡眠之謎
人的一生中,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于睡覺的。剛出生的嬰兒幾乎每天要睡20個小時;即使成年后,每天至少頁要睡6到7小時。
不久前,英國皇家學會會報公布了一則歷史記錄,記敘了17世紀末葉一個特別會睡覺的人,名叫塞謬爾-希爾頓。希爾頓身體結實健壯,并不肥胖。1694年5月13日希爾頓一覺睡了1個星期,周圍的人無論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喚醒他。1695年4月9 日,希爾頓及大睡起來。人們請來醫(yī)生給他放血,用火熏燙,施以各種刺激??墒侨粺o用。希爾頓這一次睡了17個星期,到8月7日才醒來。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人的睡眠時間卻少得出奇。美國《科學文摘》雜志載文介紹了一個每天只睡兩小時的人。他名叫列奧波德?波林。每天只睡兩小葉的波林并不是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他象一般人―樣安甜地入睡。而且波林白天要連續(xù)工作10小時,從不感覺疲勞或頭昏眼花。據(jù)波林自己回憶,在他五六歲時,每晚只睡6小時,而其他孩子在這樣的年齡至少要睡10小時。
不管睡眠時間長短如何,睡覺看來是人必不可少的行為。這一點似乎已為眾多的研究人員所接受。但是,科學家們至今還不能確切地回答人為什么要睡覺的問題。睡覺的功能成了腦科學中一個引人入勝的謎。許多研究人員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最普遍的觀點:睡覺是為了消除體力疲勞
最普遍的觀點認為睡覺是為了消除體力的疲勞,彌補一天勞累的耗損?!绑w力恢復”觀點的證據(jù)是:在睡眠的最初數(shù)小時內,大腦基底部的腦垂體會釋放出大量的生長激素,這種生長激素能促進體內蛋白質的代謝,從而促進體內組織的生長和修復。
但倫敦臨床營養(yǎng)、代謝研究組織的彼得-加里克博士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他認為:對體內蛋白質代謝影響******的是飲食。進食時組織蛋白質就增加,而禁食時則下降。蛋白質代謝在夜間變化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睡眠本身,而是人們在夜間不進食。
加里克還認為,一個人不管從事何種體力或腦力勞動,不管疲勞程度如何,即便一連8到11天不睡覺,身體功能仍無損害。研究人員在一項睡眠實驗中檢查了3到5天不睡覺的人的尿液,發(fā)現(xiàn)這些人的尿液中氮的含量變化不足百分之一。氮是體內蛋白質代謝的天然指標,由此可以判斷,這些受試者的生理功能并未下降。此外,那些自愿減少睡眠達兩個半小時的人,在一年以后并無任何病態(tài)表現(xiàn),也沒有因睡眠減少而在白天疲憊不堪。
最有說服力的觀點:睡覺是為了消除體力疲勞和精神疲勞
最有說服力的觀點要數(shù)美國波士頓精神健康中心睡眠實驗室主任哈特曼教授。他認為,睡覺有兩個功能:******是消除體力疲勞,第二是消除精神疲勞。而消除體力疲勞在他看來是無容置疑的,而消除精神疲勞的功能則是近年來他在研究短睡眠者中發(fā)現(xiàn)的。哈特曼曾將每晚只睡4小時的短睡眠者與每晚要睡8到9小時的長睡眠者作一比較,他發(fā)現(xiàn)短睡眠者和長睡眠者在生理上沒有什么差異。他們的身高、體重,甚至智力都是相同的。而他們各自的心理狀態(tài)卻有很大區(qū)別:長睡眠者總是憂心忡忡,而短睡眠者卻極為樂觀。哈特曼認為,消除體力疲勞主要發(fā)生在睡眠初期的所謂慢波睡眠中,即從瞌睡、淺睡到深睡這段時間內以及深睡以后的慢波睡眠中。短睡眠者和長睡眠者幾乎以同等的比例經(jīng)歷了漫波睡眠。而恢復精神疲勞主要發(fā)生在深睡以后的快動眼睡眠期。由于長睡眠者比短睡眠者有過多的憂慮,他們需要恢復精神疲勞的時間比短睡眠者長;而短睡眠者則恰恰相反。哈特曼認為:這正是每天只睡兩小時的波林的睡眠中未出現(xiàn)快動眼睡眠的原因所在。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睡眠的主要功能是恢復大腦的疲勞。他們列舉了海豚的睡眠事實。有一種海豚可以在清醒狀態(tài)下使身體休息,但是它們仍需睡眠,睡眠的方式很奇特:在一小時內輪流使一半腦子睡眠,另一半腦子保持清醒狀態(tài)。據(jù)測定,這一半睡覺的腦子是以深睡眠為主要睡眠方式的,由此看來,海豚的睡眠主要是恢復大腦的疲勞,而與體力恢復無關。海豚在睡眠時,身作依然在水里游弋。
英國劍橋大學實用心理學專家威爾金森博士對海豚的例子不屑一顧。他認為:動物的睡眠模式不能說明人的睡眠,動物和人的進化環(huán)境不同,各自的睡眠機理當然有能相提并論。威爾金森等人發(fā)現(xiàn):在禁止睡眠的實驗初期,不眠者仍能隨著旭日東升而精神振奮,在許多方面與平時并無差異。據(jù)統(tǒng)計,75%的人在一夜不眠之后,用腦電圖反應正常。即使在長期的禁止睡眠的實驗中,受試者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也未見失調跡象。
有一種觀點走得更遠,認為人的睡眠根本沒有恢復體力的作用,僅僅是人們打發(fā)黑夜的多余的本能行為。
以上數(shù)種觀點究竟孰是孰非,目前還難以定論。由于腦內控制睡眠的神經(jīng)環(huán)路極為復雜,這就給揭示睡眠的秘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