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昆明各小學開始新生報名的日子,家長們被明確:孩子必須是2004年8月31日前出生,年紀小一天都不行。記者在報名現(xiàn)場看到,很多抱有僥幸心理的家長被擋了回來,但還有一些神通廣大的家長通過更改孩子出生日期等方式拿到了通行證。
孩子提前入學到底好不好?為此,記者請教了書林二小副校長和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心理咨詢中心主任,他們的建議都是不要提前入學。
特邀專家
胡 靜 書林二小副校長
趙白帆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心理咨詢中心主任
提前入學的五大原因
家長為什么會想讓孩子提前入學?胡靜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分析主要有5個原因。
NO.1
孩子入幼兒園比較早,上了兩次大班,再上一年家長、孩子都受不了,孩子也學不到什么東西。
NO.2
孩子身高、智力發(fā)育較早,怕晚一年上小學被同學誤認為是留級生。
NO.3
這一屆老師比較好,寧愿孩子小一點但能跟著一個好老師學。
NO.4
孩子實在聰明,完全可以接受小學教育,不愿意耽誤。
NO.5
9月滿6周歲,就比國家規(guī)定差個十幾二十天,卻要再等一年才能上小學。這種情況比較多,占到提前上學孩子的30%。
實際 孩子累 家長累 老師累
“學校的老師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提前入學。讓孩子大一點再上小學,與其在初三高三多讀一年,不如在幼兒園多快樂一年。”胡靜說。
每年一到招生季節(jié),就有很多家長想盡辦法讓不夠年齡的孩子提早入學,托關系的,改戶口的,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卻不知道這樣提早入學的孩子會給將來造成的影響。一年級老師也反映,沒到6歲的孩子,確實吃力。
有些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發(fā)育的不錯,個子挺高的,智力也不錯,就認為孩子能夠接受小學的教育了。但實際情況是,現(xiàn)代社會的物質(zhì)水平普遍較高,兒童整體的發(fā)育水平也隨之增長。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聰明,但沒看到這是一個群體的提高,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孩子都聰明。
胡靜說,現(xiàn)在的教材都比較難,特別是數(shù)學教材,很多老師都反映不少低齡的學生跟不上,課堂上不能很好地接受課本內(nèi)容,回到家后只能讓家長繼續(xù)輔導,這樣就造成孩子累,家長累,老師也累。“孩子接受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焙o說。在其他課程上,低齡兒童也會顯示出一定的差距。以語文為例,適齡的兒童可以理解性地進行記憶,而低齡兒童由于社會經(jīng)驗的缺乏,只好死記硬背,在效率上就有了區(qū)別。
如果孩子長期跟不上整體的節(jié)奏,久而久之,必然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不如人”的影響,“對將來的發(fā)展是不好的。”
胡靜對記者說,很多低齡孩子給老師的印象就是“用懵懂的眼神看著老師”,而現(xiàn)在的教育又沒有太多的時間等待孩子成長。更有一些家長覺得是不是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不夠重視甚至在打壓孩子,帶有情緒,老師也因此承受了更多的壓力。
上小學的五個準備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如何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話題。相關專家教給大家五個步驟,讓孩子充分做好上小學的身心準備。
******步:心理準備 成長很自豪 第二步:體能準備 坐夠三刻鐘
第三步:能力準備 集中注意力 第四步:習慣準備 在家吃早餐
第五步:物質(zhì)準備 文具別太多
心理 家長的優(yōu)越心理在作祟
孩子上學越來越早,不僅僅暗示著孩子聰明。“從某種程度上說,也許家長更需要這種比他人‘優(yōu)越’的感覺?!?/P>
趙白帆說,許多家長只是從個人的主觀愿望出發(fā),強行讓孩子提前入學,使孩子過嫩的肩膀承擔起與他們年齡不相稱的重擔,那是不明智的舉動。
智力發(fā)育快的孩子,可以盡早的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文化,學習任務也可以盡快完成。智力發(fā)育慢的孩子,早上學帶來的最直接后果是學習成績不好,老師不喜歡同學不歡迎,造成孩子自尊低下。但智力只是孩子整個社會化過程中眾多能力中的一項。
孩子在幼兒園是以游戲為主,即使是學一些書本知識,也是在玩中學,并且沒有固定的統(tǒng)一的要求,伸縮性很大。
但小學生是以學習為主,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小學教學有嚴格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每個孩子必須要達到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要求。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過難的知識和過重的負擔,容易使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甚至會使他們產(chǎn)生厭學情緒。
此外,比起在幼兒園,小學生需要更多的獨立處理老師和同學等社會關系,年齡小的孩子心理發(fā)育遲緩,生理發(fā)育也可能滯后,在集體活動中處于弱勢,難于實現(xiàn)他的自我價值,久而久之,社會功能越來越差,直接影響性格的形成,直至成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