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了解心理學的人總認為心理學是“讀心術(shù)”,學習心理學可以窺視人的內(nèi)心世界,恐怕也正因為此因,很多人才開始對心理學發(fā)生興趣,呵呵。為此,曾見到不少有負責心的心理專業(yè)的同學不斷進行這方面心理知識掃盲,還大眾以科學的心理學。
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有些類似于封建迷信與科學迷信的關(guān)系。對于一點專業(yè)心理學知識沒有的人來說,很多人認為心理學是“讀心術(shù)”,顯然這是一種不科學或者說是一種在心理學上的“封建迷信”,因此作為一個具有專業(yè)心理學知識的人來說需要對其進行心理知識的科普,破除這種“封建迷信”。
然而,心理學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大學科,包含的專業(yè)領域難以盡述。難道在心理學的海洋中真的沒有類似“讀心術(shù)”的研究嗎?其實也未必!堅持心理學不包括“讀心術(shù)”的心理專業(yè)人士,恐怕又走上了另一個“科學的迷信”的極端。
事實上,在一些西方國家的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小的分支叫“expression analysis”——就是通過分析人的面部表情來試圖了解人的內(nèi)心世界。并且不僅是面部表情,而且也包含了肢體語言的分析,但主要集中在面部表情上。這種Expression Analysis的認知心理學分支或許并不像一般人所想的是一種常識性的表情分析,它的研究也是基于嚴格的實證。這種分析可以通過極其微小的、常人難以察覺的微弱表情變化來了解你的內(nèi)心世界?;蛟S這是與大眾眼中的心理學“讀心術(shù)”最為接近的學科了。
人有多少種面部表情?美國的心理學研究結(jié)果或許令你難以置信:約100,000種左右。所以,一個或許連自己都沒有察覺的細微表情都有可能被這個領域的心理專家所捕捉。這種通過表情分析來判斷被試人是否說謊的心理學實驗在西方國家不在少數(shù)。我以前一位英國籍心理學老師——認知心理學博士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盡管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注意和記憶。
除Expression Analysis外,或許能與所謂的“讀心術(shù)”沾得上一點點邊的算是社會心理學了。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與人;人與群體、社會;群體間關(guān)系的心理學分支?;蛟S為數(shù)不少的心理學愛好者之所以對心理學感興趣為的就是“透視”他人,遺憾的是,讓他們真正地了解了心理學到底學什么,通常感到心理學的枯燥與乏味(原來真實的心理學并不是想象中的心理學)?;蛟S,社會心理學的學習可以給乏味的心理學系統(tǒng)學習增添一點樂趣。
通過社會心理學來了解人性,是需要基于扎實的社會心理學功底以及一定的悟性。據(jù)了解,真正的社會心理學大師可以稱得上“讀心術(shù)”的內(nèi)行。他們是處理各種人際關(guān)系的“戰(zhàn)神”。曾有世界級的社會心理學大師揚言,沒有人的意圖可以逃過他的法眼。我這種社會心理學初級菜鳥級的人始終搞不懂: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共性的學科,是如何解決個體差異的問題的?
希望我這茶余飯后的閑談不要讓愛好心理學的你誤入歧途,在沒有任何系統(tǒng)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前提下去追求一些心理學的邊緣學科(當然社會心理學除外,但它的主要研究領域或許并不能滿足你對“讀心術(shù)”的渴望)。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心理專家就從統(tǒng)計心理學開始吧,它才是心理學的脊柱,無論你今后從事于心理學哪一個領域的學習或研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都會一直陪伴著你。你真的喜歡心理學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