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一位30多歲的副教授過分關注自己的身體,總懷疑自己心臟出了問題,結果各項檢查都正常;丈夫去世,50多歲的劉女士患有高血壓,經常一周內數次撥打“120”急救中心稱自己得了腦溢血……日前,記者在哈醫(yī)大一院精神心理科采訪了解到,每天來精神心理門診就診的病人中,25%的人有疑病癥傾向,疑病癥開始困擾越來越多的都市人。
35歲的張先生是哈市某公司職員,平時工作壓力大,經常感到工作不順心,總是失眠。近一段時間張先生經常性腹瀉,服用很多藥物都不見好轉,他自認為胃出了問題。于是張先生到醫(yī)院消化道內科檢查,在他本人要求下醫(yī)生為其做了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正常。張先生又開始懷疑腸道出了問題,要求醫(yī)生為其做腸鏡檢查和胃部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張先生胃腸道均正常。張先生懷疑檢查結果不準,于是輾轉于各大醫(yī)院的消化內科,結果均顯示正常。后經醫(yī)生介紹到精神心理科就診后,確診張先生患上了疑病癥。
哈醫(yī)大一院精神心理科胡建主任告訴記者,疑病癥的發(fā)病往往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疑病癥的患者個人往往有疑病的性格,本身就敏感多疑。同時,疑病癥的發(fā)生可能還和家庭因素有關系。
就在記者采訪時,胡主任接診了50歲的劉女士。一年前,劉女士突然感到心臟跳得特別快,胸部發(fā)悶,頭痛得厲害,心想可能是得了腦溢血,趕緊給兒女打電話,到醫(yī)院急診檢查。做過心電等各項檢查后,醫(yī)生說她心臟沒有問題。劉女士不相信,在她強烈要求下,醫(yī)生又為其做頭部CT,結果顯示正常。又經過一系列身體檢查后,醫(yī)生說劉女士僅有輕微高血壓。劉女士說,一年內,她已轉了10多家醫(yī)院,先后在醫(yī)院的心腦血管科住了兩次院。“可能是我的病沒治了,要不各家醫(yī)院怎么都不肯收治呢?”她越想越怕,越怕越緊張,越感到心臟跳得快,頭疼得越厲害。通過聊天,胡主任了解到,兩年前劉女士的丈夫去世,她感覺心里壓力很大,每天都想著不開心的事情,心情越來越糟,于是總感到心慌、氣短、頭痛。
胡主任介紹,目前每日來就診的疑病癥或疑病傾向的患者人數大概占精神心理科門診人數的25%,這些患者患病除了家庭和性格因素外還和目前人們對健康信息的極大關注有關。此類患者的******障礙是對自己身體某個部位特別關注,患者應盡量轉移注意力,當靠自身努力無法改變時,應及時到心理科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