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心理資訊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刊登題為《為什么中國小學勝過美國小學?》的文章,作者是一位美國母親。她在把兒子送進上海一所公立名校學習后,發(fā)現中國教育體系有美國亟須學習的東西——給予老師尊重與權威。
當我們許多家長一味認同西方教育理念,或者正準備把孩子送出國門的時候,卻從一位美國家長口中,聽到美國要學習中國教育的優(yōu)點,難免會覺得有些反差,甚至可能會產生自我懷疑:中國的教育,真有美國人說得那么好嗎?或者說,中國的教育究竟好在哪里呢?在這篇報道中,至少給出了一個答案——“老師最懂”,就是中國的尊師重教傳統(tǒng)。
事實上,中國基礎教育的好,不僅是美國家長,連英美國家的教育官員、教育研究者,都多次來中國學習取經。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評結果公布上海全球排名******后,美國“全國教育與經濟研究中心”主席馬克·塔克,于2013年出版了《超越上海:美國應該如何建設世界頂尖的教育系統(tǒng)》,由此可見一斑。但我們常聽到的依然是中國教育的不好,對中國教育的好卻提得不多。
在現代社會,特別是信息化時代,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老師最懂”站不住腳,因為學生和家長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學到新知識,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以至于很容易對教師提出質疑或挑戰(zhàn)。正當的質疑是教育教學中必要的,但是完全地走向所謂的“學生中心論”,則極有可能進入另一個極端。當學生和家長不再相信教師,頻繁挑戰(zhàn)教師的權威,而不是合力培養(yǎng)學生,那么教育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美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正是過于迷信學生個性、自由,以至于基礎教育的狀況愈發(fā)堪憂,遭到越來越多的批判和質疑。
西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自然有它的優(yōu)勢和長處,但并不必然就比中國的更先進。筆者以為,先進的教育理念應該是互相融合的,博取各家之長,而不是學一個,扔了另一個,矯枉過正。隨著社會的開放和發(fā)展,我們的教育越來越青睞西方的理念,而忽視了我們傳統(tǒng)教育當中好的東西,這顯然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認真總結經驗,把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的精華,比如美國家長提到的尊師重教,還有“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教學相長”等,傳承下去,對當下教育中的優(yōu)秀成果和寶貴經驗,也要及時總結、提煉與推廣。
文章出自連云港心理小編:http://ynxzs.com/
歡迎致電咨詢訪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