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成年人一樣,在生活中難免遇到挫折,產(chǎn)生負面情緒,他們也會郁郁寡歡、怒不可遏、無理取鬧,這很正常。人的一生,可以說無時不在與負面情緒作斗爭,因為它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甚至控制我們的生活。如果孩子希望獲取生活的快樂,應從小學會應對負面情緒的影響。 不要壓制,要學會接納 首先,父母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負面情緒,其實只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不要把它想象的多么嚴重。但是我們常常會說:“別這樣,你怎么這么不懂事?!逼鋵?,這樣說等于否認了孩子的不良情緒。這樣做非但不會使孩子負性情緒消失,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壓抑和否認,會對孩子產(chǎn)生傷害。 在面對孩子的負性情緒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很多時候,雖然你的內(nèi)心是愛著的孩子的,可由于你太生氣了,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全然的否定、責備,而這會讓孩子忽略你講話的內(nèi)容,而關(guān)注你的情緒。比如,孩子本來已經(jīng)很懊惱自己考試考不好,在尋思著改進的方法,可是,你很生氣,把他痛罵了一頓。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從“考試不好”轉(zhuǎn)移到“媽媽在生氣”上。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要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每個人都需要表露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憂懼,尤其孩子更是如此。但是不少孩子因為害怕失去父母的愛,常常無條件地克制自己,讓怒氣和不滿、委屈和傷心不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出來,這是有害的。 其次,要讓孩子自己接納負面情緒。 當懊悔、憤怒、委屈等等負面情緒出現(xiàn)時,父母要引導孩子認識它,接納它。不要與它對抗,因為那樣做無濟于事。記得有一幅對聯(lián)說得好:你無法改變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你無法控制別人,但能夠掌握自己。橫批:操之在我。 承認了負面情緒的存在,就等于你控制了它,把它擺在了明面上。
關(guān)鍵是合理釋放 在人的一生中,學會合理釋放負面情緒很重要。就像洪水襲來,為它修一條下泄的通道,它就不會泛濫肆虐一樣。 孩子遇到學業(yè)失敗,人際不和,受了委屈,被老師批評有多少情緒需要表述,可事實上有多少孩子可以無顧忌地釋放出來?所以孩子大都把失敗的難受和傷心壓抑下去。有一個女孩,考試丟了不少分,老師在全班批評了她,心里已夠難受的了。然而她根本沒有任何可能去表露,得到疏導,放學回家路上,碰到外婆,她說:“我的腿發(fā)抖,今天回去可能吃不成飯,肯定要挨打。”外婆聽了心疼不已,陪著她回到家,然而孩子也沒免掉一頓打罵。 有了負面情緒不釋放出來很危險。發(fā)脾氣、哭泣、大聲喊叫都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春秋時代,齊王得了憂思病。齊王便派人請文摯。文摯診后對太子說:大王的病可治好,但他的病好了,一定會殺我。太子問為什么?文摯說不使齊王發(fā)怒,病就不能好,我把齊王惹怒了。我就非死不可。太子說:有我呢,你就開始吧。文摯來到齊王床前,不脫鞋就上床并踩著齊王的衣服問他的病情,齊王怒而不言,文摯又出言不遜,齊王大怒,大叫而起,要手下把文摯拉出去殺了!因為有太子的保護,文摯安然無恙。而齊王這么一怒,病就好了。這是因為齊王的負面情緒得到了發(fā)泄。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可以采取幾種簡單的發(fā)泄方式: 哭泣:眼淚常被看成軟弱的象征,但哭泣是緩解不良情緒的好方法,哭泣不僅可以釋放壓力,而且可以增強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fā)生。在哭過后,孩子可以立即進入睡眠。 大聲喊叫:在心中煩悶、壓抑的時候可以在沒人的地方或自己的房間里大聲喊叫,可以很好的釋放自己。 訴說:向同學、朋友訴說心中的苦惱,是很好的解決辦法,當然父母也是******的傾訴對象。 運動:孩子的很多負面情緒往往來自學習,放下手頭書本到操場上踢踢球、跑跑步,自然會輕松下來。 旅游:如果時間允許,出去旅游一次也是很好的辦法,離開產(chǎn)生負面情緒的環(huán)境,投身大自然,讓身心徹底放松,然后再勇敢的面對現(xiàn)實。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釋放壞情緒的獨特方法,幫助孩子找到它,定會受益終生。
讓負面情緒為你工作 盡管負面情緒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不快甚至傷害,但是聰明的人也會利用它。 西班牙偉大文學家塞萬提斯一生遭受的挫折數(shù)不勝數(shù)。在他服役期間,他的左手受傷致殘。他的情緒壞透了,但他不愿就這樣被壞情緒主宰自己,了此一生。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寫作,在自己不幸遭遇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造發(fā)揮,終于寫出了享譽世界、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小說《堂吉訶德》,在事業(y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上面的事例很多很多,幾乎所有的偉人在成功前都要面對挫折、失敗、非議等等壓力。面對壓力,引導孩子應采取積極態(tài)度,把壓力變動力,并以此為契機,激勵自己克服艱難、提升銳意進取的勇氣,******限度地挖掘自身潛能,就能把壞事變成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