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對孩子濫用經(jīng)濟獎勵
--對孩子的獎勵一般分為精神獎勵和經(jīng)濟獎勵,爸爸在獎勵孩子的時候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將二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而不要一味地濫用經(jīng)濟獎勵。
·家教案例
常君今年上初中,因為學習科目增多,難度也不斷加大,她的學習成績有所下降。爸爸為了更好地鼓勵她,就對她說在下一次考試時任何一門功課前進一個名次就獎勵她100元錢。
考試后,常君高興地拿著成績單給爸爸看。爸爸一看她的成績單,數(shù)學提高了三個名次,英語提高了兩個名次。爸爸為了兌現(xiàn)承諾,將500元給了她。但是同時爸爸也開始擔心,剛上初一的常君一下有了這么多錢會怎么花,這個問題又讓他很煩惱。
·專家解析
獎勵教育方式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多爸爸的認可,爸爸們認為通過經(jīng)濟獎勵的方式可以激勵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成績。但如果爸爸不了解科學的獎勵方法,一味采用經(jīng)濟獎勵的方式,雖然可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樣也可能會帶來不可忽略的負面影響,如扭曲孩子的金錢觀等。
此外,爸爸對孩子實行經(jīng)濟獎勵,會使得孩子的學習帶上功利色彩,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爸爸更多的獎金,這樣會淡化爸爸的教育目的,對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爸爸可以選擇獎勵孩子的方式很多,可以給予語言上的贊美,或是給孩子買他們喜歡看的書籍作為獎勵,也可以采取適當?shù)慕?jīng)濟獎勵,但是不能濫用,以免適得其反。當孩子的獎金積累到一定金額,爸爸要引導孩子進行合理的消費。
爸爸對孩子進行獎勵的時候還要明確地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受到獎勵,對孩子的獎勵要及時,要以精神獎勵為主,金錢獎勵為輔,這樣可以強化孩子的進取意識。
建議一 重視獎勵的導向性和教育性
獎勵的教育性是指通過爸爸的獎勵,可以使孩子獲得愉悅的感受和幸福的體驗,從而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獎勵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重視獎勵的導向性和教育性,可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爸爸獎勵孩子時一定要掌握好導向性問題,不應(yīng)該單純?yōu)榱霜剟疃剟?。在獎勵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明白對他的獎勵不是因為他做的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他做事情的態(tài)度。例如,爸爸可以對孩子與人為善的行為進行獎勵,通過獎勵要讓孩子知道應(yīng)該怎樣做人、做什么樣的人。
建議二 精神獎勵為主,經(jīng)濟獎勵為輔
很多爸爸對孩子的獎勵方式是以物質(zhì)為主,這樣容易將孩子的目標引導到物質(zhì)享受上來。獎勵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應(yīng)該以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為主要目的。
李雪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都沒有多大起色,爸爸為她買了很多輔導資料甚至請了家教,但是效果都不好。李雪為此也很著急,她不斷嘗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終于在這次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回家后她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爸爸,爸爸拍拍她的頭,說:“我女兒真棒!”還特意帶她去圖書城買了平時她愛看的讀物,以此作為獎勵。李雪很滿意爸爸的獎勵,對自己說一定要繼續(xù)努力。
爸爸在獎勵孩子的時候,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zhì)獎勵為輔。一句贊美的語言、一個微笑,看似簡單的動作和精神上的激勵,都會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
爸爸發(fā)自內(nèi)心的賞識可以得到孩子的情感共鳴,所以爸爸要重視對孩子的精神獎勵,重視對孩子的精神獎勵就會不自覺地減少物質(zhì)獎勵。
建議三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選擇恰當?shù)莫剟罘绞?/P>
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爸爸要采用不同的獎勵方式。物質(zhì)獎勵只是一種獎勵的方式,單一的經(jīng)濟獎勵往往達不到預(yù)期的教育效果,要綜合采用其他方式,這樣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對于年幼的孩子,爸爸要多采用精神鼓勵的方式,給予孩子及時的表揚。對于小學生,應(yīng)講究精神獎勵和物質(zhì)獎勵相結(jié)合,可以給孩子買他喜歡的東西;對于能夠支配金錢的年齡稍大的孩子,必要時也可采用金錢獎勵,但是數(shù)額不宜過多,并且還要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