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電話咨詢,先明確其有限性,作為干預及啟發(fā)。不要奢望神經(jīng)癥用電話能夠治療好,那很難。既然是干預電話,就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準確采集信息;
2、與咨客共情或安慰,以達到安撫情緒,促進咨訪關(guān)系。為下一步作準備。
3、分析與治療,或具體建議。
具體細化幾個步驟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
1、采集信息:每個人的交流方式不同,電話看不見人,所以,咨詢師要仔細傾聽,如有不明需要立即詢問或證實自己的推測。同時,防止咨客一人嘮叨,要適時回應,用內(nèi)容反饋技術(shù)或情感反饋。最簡單的也要有個“嗯,是的,對,請繼續(xù)”等指導語呼應。
2、共情部分其實我以為是融在資源采集和分析里的。之所以要單獨提出來,就是要提醒咨詢師,共情很重要。咨客也看不到你,他會通過你的聲音猜測你可能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對他是否關(guān)注。不要僥幸認為對方不了解你。請注意,咨客一般的敏感度比一般人強,也就是說他是敏感體質(zhì)的。人的語言中除了信息傳達外,還有情感的輸送。你走神或不專心,都會通過你的語氣傳達給咨詢者的。這樣看來,你要全身關(guān)注,高度關(guān)注。
另外,作為聲音原本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但確有是否適合咨詢者的區(qū)分。拿我自己舉例,我的聲音比我的實際年紀輕,不免會讓人感覺不夠放心,年紀太輕,這是弱勢。但相反,年輕人還是愿意跟同齡或年齡相近的人溝通的話,這就是我的優(yōu)勢。所以,你要對自己的聲音有所感知。
聲音甜美是好聽,但要彌補你對人的關(guān)心、沉穩(wěn)的內(nèi)斂氣質(zhì);聲音凝重,給人一穩(wěn)重感,但也要別給對方古板、老氣橫秋的壞印象。所以,聲音沒有好壞之分,唯有自知最重要。
最后要多說一句就是,體貼、細心、尊重、溫暖、共情。都可以通過語音傳達給對方,這里面涉及個人特質(zhì),平時說話做人就要努力練習,才能在電話交談隨時用上,要過程的。
最最后,呵呵,就是語速,語速要慢于咨客。要通過你的語速影響對方。如果對方有口音或聲音小或語速過快,咨詢師不必客氣,要有禮貌的提出來。
3、分析和治療。這一部分顯然是最蒼白的。共情作的好,就是電話咨詢******的效果,不要過度看眾分析和治療。就算再高明的咨詢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有可能出錯。所以,我建議用保守療法。適時給予一定的治療建議和方法,且保證這些肯定不會操作有問題就可以了。而分析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升的,需要你作大量的案例和總結(jié),你的分析自然提高。這里就不多說了。以啟發(fā)和換角度的提問方式來引導咨客思考自己考慮問題的單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