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后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dāng)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嫦娥到了月宮后,異常思念丈夫,而后羿也日思夜想,期望能再見到妻子。一天,一位仙人向后羿指點了方法:在八月十五月圓之夜,用面粉作丸,團成如圓月的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xù)呼喚嫦娥的名字,三更時分,嫦娥就可以回家團聚。后羿照做,果然見到了從月亮中飛來的嫦娥,夫妻重圓。這種面粉做出的圓團后來就演變成了各式月餅。
一、《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后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dāng)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嫦娥到了月宮后,異常思念丈夫,而后羿也日思夜想,期望能再見到妻子。一天,一位仙人向后羿指點了方法:在八月十五月圓之夜,用面粉作丸,團成如圓月的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xù)呼喚嫦娥的名字,三更時分,嫦娥就可以回家團聚。后羿照做,果然見到了從月亮中飛來的嫦娥,夫妻重圓。這種面粉做出的圓團后來就演變成了各式月餅。
二、從心理分析視角及中國文化象征意義解讀神話傳說“嫦娥奔月”
中秋節(jié)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jié)日,因為我們中國是一個最早發(fā)展出高度農(nóng)業(yè)文明的內(nèi)陸國度,到了八月十五,既是從春、夏至初秋大半年的農(nóng)耕忙碌,終于等到了秋天收獲、享受收成的季節(jié),八月也是各地都秋高氣爽、云淡風(fēng)清的好日子,這樣的日子里,月亮也比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來得更圓、更大、更明亮。此刻也就有了感恩天地自然繁育的祭月之禮,與后來的賞月之俗,在月下相聚之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搗藥玉兔、伐桂的吳剛,這些傳說故事,也就在口耳相傳中,深深地印在了我們集體的記憶當(dāng)中。
從心理學(xué)的視角看,神話、傳說中首先記錄著的是,原始先民對自然界和社會現(xiàn)象的觀察與認(rèn)識。在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當(dāng)中,對于我們?nèi)祟愓f來最為重要的就是在天空中運動著的兩個發(fā)光的天體——太陽和月亮。太陽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不過也帶來酷暑和干旱,以及冷酷的寒冷;而月亮,對于還沒有火燭的先民來說,是漫漫長夜中能驅(qū)趕黑暗和恐懼的唯一依靠。
日、月這兩個神秘天體,如此重要,成為漢字中最為基礎(chǔ)的文字。以日字為偏旁部首的漢字達(dá)到269個,如時、昨、星、旦、早、晚、昏、暗、春、曬、舊、晴、景等等,和太陽一天中所處的位置與光明的變化有關(guān);而以月字為偏旁部首的更多達(dá)363個,除了有、期、望、朝、育、朋等,臉、腦、肝、膽、腿、腳、腰、胖、肥等等,可見月亮更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與肉體息息相關(guān)。
盡管原始先民們對太陽和月亮的崇拜,古已有之,但對二者所寄之情卻大不一致。在先民眼中,太陽雖然會每天晚上在西邊,被漆黑的海洋或地獄所吞噬,但太陽在與黑暗魔鬼的一夜搏斗中,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在東邊毫發(fā)無損地復(fù)活,太陽的色彩、形態(tài)、光芒都一切依舊,所以太陽是個無量光、無量壽的永恒存在,但人類卻無法啟及,象夸父逐日的故事所言,最終是道渴而死。
但先民們對于月亮的感受卻大有不同,因為,月亮和人類一樣似乎都要以死亡、消失為終點;月亮?xí)笕撕椭参镆粯?,從小小的新月,慢慢地長大,達(dá)到最圓滿之后,月亮就要開始痛苦地忍受自己身上的光芒,會無情的漸漸消失,開始黯淡、萎縮,直到渺然無蹤。然而,幾天之后,新月又會再次地出現(xiàn),新的循環(huán)再次開始,月亮周而復(fù)始的盈虧變化,又讓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和永恒的未來。
因此人類更可能與月亮惺惺相惜,在月亮循環(huán)往復(fù)的啟示下,輪回轉(zhuǎn)世與靈魂不滅的觀念也就在我們文化的集體無意識中扎了根,讓我們更愿意相信,也許死亡不是此生的終點,而僅僅是形式的變化,我們可以不斷地期待新的誕生。
我們中國人常用的陰歷,就是基于月相的盈虧變化而建立起來的時間表。與月亮相關(guān)的周期,被歷史學(xué)家伊萊雅德稱為“有生命的時間”。大海的潮起潮落,夜露朝晞,季節(jié)性的旱季、雨季,時胖時瘦的河流,以及我們女性的月經(jīng)周期以及血液的循環(huán),這些有周期性的事情,都和月亮密切相關(guān)。因此月亮在很多文化中,都被視為與創(chuàng)生女神相關(guān)。
月圓之下的青年男女的狂歡,都曾是祈禱月神護佑的生產(chǎn)儀禮。只是后來,隨著先民的智慧漸多,月亮漸漸由其他神所取代或掌管。比如我們的文化中,月亮慢慢地變成了一塊天宮的領(lǐng)地,歸入玉皇大帝治下,只在“月老”身上,還依稀保留著月亮與婚姻生殖繁衍之間的關(guān)系。
從心理分析的視角來看,神話、民間傳說以及后來的童話故事,盡管東西方版本各不相同,但其核心都是人類的心理自助讀本,都是用來解釋人生的神秘,為什么會有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為什么會有風(fēng)霜雨雪、雷電霹靂,以及洪水、烈火,當(dāng)然,******的謎團,莫過于人的生老病死,之后除了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抗拒,還慢慢增加了對成功的追求、對衰老的抵御,害怕分離、恐懼喪失,不僅僅是喪失生命,還恐懼喪失青春、喪失權(quán)勢、喪失親人、喪失未來等等,分離和喪失又成為人類******的痛苦之一,威脅著心靈的安然與幸福。
圍繞著這個議題的心理自助版神話與傳說,就是要幫助人們在面對變幻莫測的人生不幸之時能夠相信光明再來,從而生活下去。因此日、月這兩個字,會組成光明、明智之“明”,亦由上日下月組成了變化易容之“易”,而作為眾經(jīng)之首之“易經(jīng)”,更是包含著我們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智慧,即關(guān)于變易、變化之規(guī)律的經(jīng)典。那么關(guān)于變化,在中秋時節(jié)月圓時刻,會講起的傳說故事——后羿與嫦娥正是關(guān)于這個主題的。
這個故事講的是大英雄后羿,他的人生最巔峰圓滿的時刻就是:建立射下九個太陽、拯救黎民于酷旱之災(zāi)的豐功偉績。在那之后風(fēng)光不再,他的人生似乎進入了下坡與鳥盡弓藏的低落,他在恐慌之中,四處尋訪不老仙丹。和當(dāng)年的秦始皇派出徐福尋仙,我們今人被各種保健養(yǎng)生秘方打動一樣,都渴望不老仙丹的拯救,后羿終于從昆侖山西王母那里,討來了不老靈藥,等著和妻子嫦娥一起享用。
尋覓不老仙丹的這一段故事,讓我想起古希臘神話中似曾相識的一段,美神維納斯有一個令她非常不爽的凡人兒媳,為了趕走這個凡人兒媳,她不斷派給她若干極難完成的任務(wù),其中之一就是去冥府王后珀爾塞福涅那里,要一盒“青春不老固顏霜”回來,賽姬歷盡艱辛萬苦取回之后,戰(zhàn)勝不過女人的好奇心,打開了盒子,卻死了過去。原來,唯一能將美貌青春定格的,只有死亡!
那我們再看看后羿找到的西王母,西王母在漢代之前就成為掌管人類生死與刑罰的女神,《山海經(jīng)》中形容她:“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眱瓷駩荷返男蜗笳f明王母娘娘其實就是中國的冥府女皇。西王母和冥府王后珀爾塞福涅開出來的“不老”藥方,賽姬吃了之后,魂飛天外,多虧還有老公愛神丘比特的營救,懇請宙斯把她留到奧林匹斯山上,封為靈魂女神;而嫦娥吃了雙份的“不老仙丹”,同樣再也無法回到人間,只能魂飛月宮。
死亡雖然嚇人,但如賽姬般擁有靈魂、嫦娥般飛升月宮,卻有某種美麗和超越在其中。在我們文化中,最為溫柔的死神,恐非觀音大士莫屬,慈航普渡、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能讓人更為安然、甚至更有希望地接受人必有一死的命運呢。
當(dāng)然后羿嫦娥那個時候,還沒有觀音大士。當(dāng)后羿忽然被拋進了孤獨、垂老、與妻生離死別這樣的人生暗夜,他只能每天望月嘆息。但月復(fù)一月,他自然會有一天因月亮的不斷變化,而領(lǐng)悟他自己的相似人生。衰老、離別和黑暗,只是滿月之后的必經(jīng),黑暗之后,新月總會再現(xiàn),滿月亦會如期而至,人生亦如月亮一樣,在無盡的變化中永恒。當(dāng)后羿能夠接受嫦娥的永遠(yuǎn)離去,后羿和嫦娥之間曾經(jīng)共同經(jīng)歷的種種團聚時的歡樂和愛,才在心靈深處中再次鮮活起來。就象俗語所言,因有失去才更能珍惜。月亮和永居月宮的嫦娥成為了我們集體文化心靈中鮮活智慧的一部分,讓留在人間的后羿們,不會為永生的自大幻想所迷惑,也不會為喪失和分離的恐懼所吞沒。
這就是神話與傳說故事的心理治療功能,在還沒有心理治療這回事的時代,正是神話與傳說故事包容和敘說著我們?nèi)祟悘墓胖两窆灿械娜松Ь?。盡管你我并未象后羿一樣做過那樣的射日功績,但你我一定克服過自己的人生中的一些大麻煩、射中過自己的目標(biāo),不僅中年人生會象后羿一樣感覺英雄遲暮、衰老日漸,哪怕是小小少年,也一樣會碰到類似困境:某種巔峰已過,舊有優(yōu)勢不再、父母分離、好友不見等等。既然后羿這樣的大英雄也要經(jīng)歷如此磨礪,正在經(jīng)歷或?qū)⒁?jīng)歷人生痛苦的人們,也會獲得一些安慰吧。
一年一度,中秋又至,提醒現(xiàn)在習(xí)慣低頭看手機的人們,放下手機,仰頭望一望夜空中升起的明月,之前,它是從那么一點的新月發(fā)展而來,這么圓之后,它還會變瘦、變小最終消失;黑月之于圓月,就象一點點鹽使蜜更甜,嘗過酸苦的人更能體味生活的幸福一樣,離開人間的嫦娥,和搗藥玉兔、伐桂吳剛一起,在那永恒變化的月宮中,原來是在為我們配制“向死而生”、“向生死而超越”的心藥,讓我們更勇敢,更豁達(dá),不糾結(jié)過去或未來的喪失或別離,好好感受與收獲當(dāng)下的擁有與團聚!讓我們一起仰頭望月、吃一口圓圓的月餅,一起把月亮的智慧內(nèi)化于心,在月光的照耀下,安然前行!
----------------連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