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運,曾經(jīng)有人這樣說過,高考是一人的“成人禮”,是的,從踏出考場的那一刻起,就要從“舞象之年”的孩子,成為“弱冠”青年,一時間,自我發(fā)展、自我意識形成和人格再構(gòu)成等一系列的心理成長任撲面而來,讓他們經(jīng)歷人生中復雜而艱難的同一性確立和社會生活的抉擇。
這時,大學就成了我們踏入社會的一個“緩沖區(qū)”,也是就心理學里說到的“延緩償付期”。在大學里,孩子們不光接受高等的素質(zhì)教育的專業(yè)培訓,還要學習接受社會即將給予孩子們需要履行的成人責任和義務。所以,大學也應該是給孩子們的一個“心理償還補償期”。
成長
如何利用好這個時期,我們還得先談一下青少年的心理成長任務。埃里克森說過,青少年的成長任務是“角色的同一性和誠實的品質(zhì)”。他認為,自我認同就是避免角色混亂。中學階段,孩子們認識自己大多從別人的眼中看到“我是誰?”父母和老師給孩子們定義了“好學生、好孩子”。我們不是也聽孩子常說“我媽叫我穿秋褲,我媽說我冷”?走進大學,他們離開父母的依賴,需要建立更加復雜多變的社會關(guān)系,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解決好了,就能成形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忠誠的美德。所以,大學是孩子們真正踏入社會前心理成長的關(guān)鍵。
舍得
父母,作為孩子的******撫養(yǎng)人,也是他們的人格成長的導師,要履行好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社會人的義務。孩子們長大成人,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會因為身心發(fā)展迅速帶來的種種不適,還有在大學里所見所聞,給自已帶來的不平衡的困惑和危機,父母即要細心的關(guān)注和引導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也要學會“進退有度”,注意他們自我成長和覺察的能力,也有必要,提醒孩子求助學校和社會的正規(guī)的心理咨詢機構(gòu)。
前行
正是有了大學這個階段的緩沖和蓄力,孩子們才會在進入社會后迎來自己人生的“黃金時代”,他們會很自然的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立感,從而,很自然的承擔起社會義務,并形成“愛”的美德,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所以,高考之后,家長和孩子們又要挑起擔子開始新的征程,一邊是成長的社會責任,一邊是滿滿的祝福和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心安草心理咨詢中心
電話:0518-85603105
地址:連云港市海州區(qū)通灌北路東新綠苑苑A5-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