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心理資訊 工作之余,我們翻看自家寶貝的課本,不時就可能撞見他們的"劣跡斑斑"。課本上的空白部分屢次成為孩子的"手繪板",恨子不成鋼之氣過后,偶爾也會為他們的一些"涂鴉"靈性感到驚奇、震撼。
孩子喜歡涂鴉,這件事是普遍存在的。最近老同學(xué)給我打來電話說的就是這種事,她又是抱怨又是后悔。就是因?yàn)樾路孔涌伤阊b修完了,住進(jìn)去剛過幾天,大寶貝兒子小凱不知什么時候就往客廳上的白墻添上了花花綠綠的"涂鴉大作"。
我這位同學(xué),半年多以來對新房子的裝修特別上心,裝飾城里裝修材料的不同規(guī)格幾乎都倒背如流了!可想而知,這"作案"的小凱是讓媽媽多么傷心,啪啪幾巴掌下來,小凱的小屁股就紅了。孩子一邊挨揍一邊哭嚷著幼兒園的墻就是彩色的,他是想讓家里變漂亮。
后來,這位媽媽也開始后悔打孩子,但墻被畫了、孩子也被揍了。
愛畫畫本就是孩子的天性。我們?nèi)魮Q種眼光:雖然那彩色筆跡"污染"了課本、墻壁,但也能看出小孩子熱愛生活、積極表達(dá)的一種情趣、快樂。
雖然我們能從這些現(xiàn)象中看出孩子本性是愛"涂鴉"、愛"繪畫"的,但為什么孩子們漸漸長大,卻會失去這一喜好、不一定將其發(fā)展成興趣愛好呢?
或許這也和應(yīng)試教育之下,我們過于強(qiáng)調(diào)"學(xué)習(xí)(繪畫)的結(jié)果"有關(guān)。傳統(tǒng)美術(shù)課堂和教育模式總是在告訴孩子繪畫要怎樣怎樣,畫得越"像"越好,恐怕這種固化的標(biāo)準(zhǔn)多少會磨損掉孩子的一些靈性吧。
讓孩子畫畫其實(shí)并不需要什么目的,因?yàn)槔L畫對于孩子本就是一種內(nèi)心世界的表達(dá)。借助繪畫,有時還能幫我們這些家長了解孩子、改善教育。
這就不得不說起一個案例了。5歲的樂樂本是一個純真可愛的孩子,性情安靜、不多言語,放在學(xué)生群里不突出、不顯眼,很容易被忽略掉。
突然有一天,未見前兆,"厭學(xué)情緒"就像魔鬼附體一樣降臨在樂樂身上,怎么說也不去幼兒園了。任家長和老師的一系列開導(dǎo)、催促,整個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也提不起來。即便讓家長"哄騙"到幼兒園,也是一副束手束腳的狀態(tài),園里什么有趣的活動也讓他打不起精神來。
久而久之,無助的父母只得求助于心理咨詢師。其后,這雙家長聽從專家建議讓孩子自由畫畫,以這種方式表達(dá)情緒、打開心結(jié)。
身為美術(shù)老師的樂樂爸爸,一拍腦袋,怎么就沒想起繪畫這個交流方式呢?父親開始勾勒線條、擺弄起色彩來了。樂樂在家人的耐心陪伴之下,也輕松地"玩"了起來,終于有一幅畫露出端倪。
《小豬佩奇》本是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片,但靈動活潑的卡通形象在樂樂的筆下顯得十分壓抑,而且調(diào)配的色調(diào)也多是暗色系,孩子的簡筆畫中把老虎、獅子、野狼畫得尤為猙獰。
漸漸地,樂樂向爸爸敞開心扉,說幼兒園有幾個小朋友說話非常兇,有時候還動手動腳的,經(jīng)??謬槾蠹?。為什么不告訴老師呢?
哼,都是園里阿姨的親戚。狐假虎威啊!爸爸倒吸了一口涼氣,直接找到了園長,反映了這些問題,并辦理了轉(zhuǎn)園手續(xù)。
這中間的過程不多說了,全是些齟齬的事情。給樂樂換了一個全新、友善、規(guī)范的環(huán)境之后,這對父母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陪伴孩子身上。尤其是教美術(shù)的爸爸,節(jié)假日里帶孩子逛了許多個動植物園、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hù)區(qū)等。
樂樂發(fā)現(xiàn),真正的野獸也并非那般可怕,有時甚至?xí)冻鰩追置葢B(tài);而這雙父子,現(xiàn)如今******的樂趣,就是在戶外拾起畫筆,記錄下美好的親子時光、親眼所見的鮮活場景。
快樂也好、不開心也罷,樂樂只要拿起畫筆,都會變得極為專注、安寧。
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有時候,一件事長期悶在心里、無處訴說,都像是一個人久居斗室、呼吸不到新鮮空氣一樣壓抑。
這時候,大人、孩子都不妨敞開心扉、出去玩玩;戶外世界,有足夠的精彩與美妙等待孩子,拿畫筆一一記下。
文章出自連云港心理小編:http://ynxzs.com/
如有業(yè)務(wù)需要,歡迎致電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