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淹沒在個案當中的我終于忙過了一季,也是為即將飄洋出國的兒子打點行裝,才得以有了這一天的休息調(diào)整。上午在家中打掃完衛(wèi)生,素有完美情結(jié)的我看到室內(nèi)的幾凈與齊整,長長地吁出一口氣,一上午的勞動換來如此清爽舒暢的心情,真是值得。十點鐘,我口中哼唱著越劇小曲,便悠悠地下樓,準備去買一些菜回來,為兒子與老公奉獻一餐佳肴。
出了小區(qū)的門,便看見街邊康泰路上比往日多了幾戶攤子,攤頭掛著些琳瑯滿目色彩繽紛的工藝品,我以為都是些玩具小工藝品,那紅色,有些耀目,走近一看,卻是端午節(jié)的香包,于是這才想起明天要過節(jié)了。
我站在攤邊留覽著,那各式各樣的香荷包,大多以紅色為底色,造形別致,有虎頭王的、有平安福的、有枕形的、心形的、有帶蕾絲金邊的,霎是好看,我拿起其中的一個,放在鼻子上嗅一嗅,聞一聞,賣香荷包的婦女似乎看出我的心事,問我:你是找過去那種帶香草的荷包嗎?我說:是呀,我想看那種是自已做的香荷包,婦女說:那種香包現(xiàn)在小孩子不要,也沒有人再去費事做這個,我這都是在外地進的貨。我說,哦,原來,都是進來了成品貨,還不知是哪天進得來的。怪不得,香包雖美,卻無有那清幽的香草氣息,更不見那手工香包的逼真與精致。我輕輕地嘆了口氣,不無遺憾地離開攤點,
農(nóng)歷的五月,朝陽已灼熱,我只得打著傘繼續(xù)往菜市場走去。一邊走著,一邊想著,這現(xiàn)代化的城市生活讓所有的節(jié)日都失去了原汁原味。荷包也是機器做,香荷包呀、香荷包你競?cè)贿B香草味也沒了?;蛟S也是年齡增長的原因,抑或還是日子過得順利還好,很多的節(jié)日,自然在這現(xiàn)代與科學中漸漸淡忘,對節(jié)日的記憶全部停留在了兒時時刻。
我想起母親每逢端午來臨,為我準備的香包,帶著濃濃的香草氣息,它是由各式彩布拼接而成、色彩濃淡相配,一般都是錯落有致的心形香包,一串大概會有五六個組成,有時還會配有彩線纏繞而成的六角形小粽子綴在下邊,我掛在衣服的紐扣上,一直要好多天,身上總是有這種幽幽的香草氣,聞一聞則振奮了精神,神清氣爽,因為母親的香包漂亮而出奇,端午節(jié)我在小伙伴面前也掙足了面子。
母親是大家閨秀,但解放后,卻因成份問題,經(jīng)歷了諸多磨難,60、70年代與父親艱難操持我們一家人,但母親把每一個節(jié)日的豐富記憶留給了我,兒時的我雖飽經(jīng)政治岐視,卻深得父母寵愛。我是家中最小的女兒,每每節(jié)日,母親總能帶給我女孩子想要的歡欣,就象這樣的端午節(jié),母親會為我準備一件粹花小襯衫、還會有一雙帶有蝴蝶絆的黑色小布鞋,我穿著那新做的鞋子,雙腳踩著地面,渾身地輕松,在人前走來走去,美得不得了。端午的頭一天,媽媽開始忙著包棕子,我就端著一個小凳子,用勺子跟著母親學包棕子,雖然是散落了許多糯米,棕子用了很多的棕葉,也包得特別小,然而就這樣一年一年地跟在邊上學習,長大了,我的棕子,也象母親一樣棱角分明,小巧玲瓏。晚上母親便會給我們做那填滿香草的香包。母親的香包永遠是最漂亮的。一年又一年,我和姐姐們也學著母親的樣兒,制作香包,我和三姐要跑到民主路上那些裁縫鋪里拾些有彩頭的布,然后,一塊配上另一塊的顏色,錯落有致地,母親指導著,特別強調(diào)針腳不要露出,所有的布邊都要向里,不得有一點毛刺,就這樣我學會了各式各樣的香草荷包。晚上,把那一串串的荷包放在床頭邊,那淡淡地香草味就伴著我欣然入眠、甜美入夢、、、、、
后來,有一天,我的孩子在端午節(jié)帶上了我親自作了香草荷包,讓母親驚訝的是,我的孩子衣襟上帶著的荷包,除了那一串心形的外,還有兩個精致的、尖尖的、彎彎的、帶有少許綠葉的紅辣椒,這是原來母親沒有教給我的,母親說:這是你做的嗎?我說:是的,媽媽,別人家都沒有,只有我家有。母親說:哦,很逼真,真得很好看喲。
聽到母親的表揚,仿佛兒子身上的荷包香草味更加宜人,我又一次神清氣爽起來。
大概有幾年,也就是兒子的童年里,我都會給兒子做上一串香荷包,到后來,因為工作忙,只做了兩只紅辣椒,再到后來,不知是兒子慢慢長大的緣故,還是因為真得是工作太忙的緣故,荷包與紅辣椒也就忘了做了,隨著母親的逝去,端午這個節(jié)日好象完全沒有了童年的那種希翼,被我放到了無意識之中,直到姐姐
們把棕子送到眼前,我才會想起這是端午了。
當然,伴隨著端午的記憶,也還有父親關(guān)于屈原那些動人心魄的故事。兒時的端午興奮之余,又會帶有些傷感。
這買菜一路,看到路邊偶有一、二個賣棕葉、艾條與梔枝花的老人,腦中浮現(xiàn)出童年里隨著姐姐們?nèi)ゲ勺厝~的情景,蘆葦青青搖曳,艾草蔓延在郊外的小路邊,母親頭上戴著梔枝著花為我們在屋檐下的爐火旁煮粽子,我們就在那等待那滿滿一鍋熱氣騰騰的端午粽子。如今面對大街小巷四處飄香的粽子,和別人送給我的那些包裝精美的五味齋棕子,我全然沒了感覺,再也找不到童年時的那份激動,只有一份對往昔的美好回憶,和對逝去母親的深深思念……
不知不覺又走到最后一付賣荷包的攤前,我又不甘心地在找尋著,但這回攤主很快問我是不是找手工香包,我點點頭,攤主向我指一指攤子的背面,說:在那里。我定睛一看,頓時眼前一亮,顏色鮮艷,確實有幾串手工香包,卻被冷落地掛在了攤頭的角落上,我看了看,發(fā)現(xiàn)粗枝大葉,毛里毛糙,針腳馬虎地露出了白線,便又深嘆一口氣,是為了賺錢,怎會有我母親與我們做香包的心情,我再輕輕地拿上鼻子上聞一聞,還好,似乎能聞得見有一點香草味,雖然淡了些,是不及我母親和我的荷包,但也總算看見了原生態(tài)的香包。不枉我一路為它思緒紛紛,用情傷懷……
算來我有十年不曾親手包粽子,也有十年沒有做那香荷包,所以才會有這買菜路上希罕地一瞥。忙忙碌碌中,難得腦中有這片刻的寧靜,唯有這香草的記憶,香草荷包的幽幽香氣駐留在心中。
今天有暇,端午節(jié)前,作此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