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人妻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深夜福利_国产高清无码97在线_国产视频久久无码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連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詢中心!
咨詢實務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咨詢實務
如何陪伴他人走出喪親之痛?
新聞來源:    點擊數(shù):2108    更新時間:2009-5-6    收藏此頁

陪伴不是接過對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讓喪慟的家屬知道:有人同行。

悲傷源自失落,死亡是終極的失落。死亡的形式和遺族的悲傷調(diào)適有很大關系。毫無預警的意外死亡,較預知及有時間緩沖的死亡,對遺族是更困難接受、也需要更長時間的調(diào)適。

地震導致成千的家庭破碎,無數(shù)家庭在遽失家人后,面臨解組的殘酷考驗。無論城鄉(xiāng),有的走了兩代、有的僅存一人,有的人震驚、麻木,有的哀痛逾?!{(diào)適不好的會陷入沮喪無力、喪失活力與求生意志,或轉(zhuǎn)向酗酒或發(fā)展出生理癥狀,必須及早預防。

助人者要自覺也要示范穩(wěn)定

悲傷輔導需要經(jīng)驗、敏感與同理心,一般來說,有三類人可從事:專業(yè)人員、受過訓練的義工、已復原的家屬。

輔導過程中所說所做,不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是為了對方的需要;也就是 不因自己的不安焦慮而喋喋不休,或轉(zhuǎn)移話題;不強把自己的價值觀或想法加在對方身上,要能省視自己的成見甚至偏見;保持開放的心,敏察喪親者的需要,也保 持清明的心,分辨自己與對方的狀況,掌握彼此的界限,不逾越、不糾結(jié)。

地震造成的創(chuàng)傷是集體式的,助人者須洞察自己的反應,因為陪伴家屬的同時,我們只有清楚自己的狀況及限制,才能保有平衡的心,也才能示范出此時家屬極需要的安定感、穩(wěn)定感;并在助人歷程中感受活潑的心,比如靈光一現(xiàn)的創(chuàng)意、學習、交心的感動與成長。

陪伴不是接過對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讓喪慟的家屬知道:有人同行。

聆聽、陪伴,是最基本的支持

在同一場災禍中幸存的家人或族人,都會背負著沉重的罪惡感,太多內(nèi)在的自責:「為什么不是我?」「如果我……」這樣的罪咎很難解套,彷佛要為逝者的亡故負責。

相對于內(nèi)心的愧疚,生還者多半也有強烈指責的需要。因為對莫名的大災難,除了驚恐,也挑起心中種種憤恨不平,恨建商、恨天地不仁,怪政府、媒體、氣此時暴露的人性弱點……

透過訴說、回憶、分享,悲傷可以找到一個宣泄的出口,即使勾起傷心,如此的面對仍是絕對必要。因此旁人能夠聆聽、陪伴,是最基本的支持。

對于強烈的情緒表達,無須制止、建議、說教,任何人遭此巨變,都會有難以承受的悲痛、憤恨;此時聽者的接納、尊重、給予空間,是很重要的。

幾個引導的方法:

【喚起現(xiàn)實感】

悲傷輔導中,有時我們用「現(xiàn)實感」來引導:

「事發(fā)那么突然,你也嚇壞/受傷了,究竟能做什么救出家人?」

「如果真的回頭去救,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幾千人喪生,是不是都是他們家人的責任,沒把他們救出?」

「如果家人有錯,是什么錯呢?」

有時經(jīng)過現(xiàn)實感的加強,家人終會承認:如此天災,人各有命,生者無罪,自己也是災難中的受害者。

【易位法】

輔導中也可嘗試「易位法」問家屬:

「今天若走的是你,你會怪家人嗎?」

「你的家人如在天上看到你如此傷痛及不原諒自己,他會怎么想?」

如果當事人能轉(zhuǎn)換角度,站在逝者立場,較能抽身看到自己的沈溺,或許會愿意為逝者放下心頭重擔,好好地照顧自己,不再苛責自己。

其實平心靜氣地想想,大家都是受難者,無人幸免,即使保住性命卻失掉了親人、房子,前途茫茫,自己重傷累累,也是直接的受害者,何忍再加諸責難?

輔導關系穩(wěn)固時,有時我會誠懇地告訴當事人,逝者已解脫,但無法解脫的是生者,他打算困在離苦傷悲中多久呢?他還要懲罰/不原諒自己多久呢?

【儀式轉(zhuǎn)移】

減輕思念、不舍、罪惡感的方式很多,宗教儀式、布施植福、念經(jīng)回向等,都讓遺族有機會透過某些方式實際地紀念逝者,或為他們盡一點心力;民間的折紙錢、蓮花、燒衣物等習俗,都提供了具體的哀悼方式,在參與過程中與親友結(jié)伴,感受到支持。

我始終努力學習以更輕松與正面的態(tài)度看待「死亡」。比如西方的追悼會可以是歡喜的,主題常是「慶祝某某人的一生」(celebrate someone’s life),有歌有回憶、有笑有淚,這樣不針對「分離苦」而更兼顧「生前歡聚」的悼念方式,值得我們借鏡。

【創(chuàng)作發(fā)揮】

創(chuàng)作在悲傷治療上的效果也不容忽視,日記、音樂、詩文、繪畫、手工藝、舞蹈、戲劇等,在在都有洗滌與凈化心靈的作用?!赴材莸娜沼洝?、「周大觀的詩」以及九二一之后的音樂會、雕刻等,都可見到人類透過藝術文化創(chuàng)作,讓苦難升華的本能。

【放松練習】

此外,令人難以承受的是,災變亡故者的死亡形式所伴隨的慘烈、變形,家 屬悲痛的強烈情緒造成視、聽、嗅、觸覺上難以抹滅的記憶。因此,認尸的家屬或陪伴的志工、挖尸的消防及軍警等救難人員,常在災后出現(xiàn)一些壓力癥候群,如: 惡夢、記憶再現(xiàn),身體不適乃至身心解組的狀況;這些癥狀在輔導過程中常運用放松練習、冥想,來教導當事人用更多的方法減緩癥狀。

地震后,身心常感到「天搖地動」,是很典型的壓力反應。我有時帶的放松練習只是邀請大家安靜地深呼吸,練習蹲馬步,在靜中找回雙腳踏穩(wěn)土地、以及身體的平衡與重心,讓身體能加強并記住一個放松與穩(wěn)定的經(jīng)驗。

如果再加上心靈層面,可以邀請對方冥想身體累積的壓力、緊張與所有沉重 的情緒,透過腳底的涌泉穴釋出;或是用自己的腳丫和地球說話,緊緊地貼近、告訴地球:「我愛你?!埂负鼙?,曾經(jīng)給你的破壞,請原諒?!篂碾y將我們和宇宙 的信任關系拆毀,這部分的重建也相當必要。我常告訴團體成員:「與其活得提心吊膽,不如把精力用來修補天人關系。」

【轉(zhuǎn)念法】

同樣的,如果當事人活在悲苦思念的深淵,無法自拔,我會邀請他每次以淚 洗面時,用一點時間「轉(zhuǎn)念」–將「不舍」、「不甘」轉(zhuǎn)為祝福,祝福對方離苦得樂。我們的祝福也可以配合深呼吸,每一口深呼吸都在心底送出一朵代表祝福的 蓮花,一朵給逝者,一朵給眾生,一朵給自己。練習轉(zhuǎn)念的同時,也緩緩地轉(zhuǎn)換了情緒,放大了自己關懷的角度。

【幽默法】

很多人無法接受沉重時還有幽默的空間,然而幽默是極佳的良藥,也透露著我們面對災痛雖無奈,卻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應對。一位災區(qū)阿嬤說:「呷飽等地震?!褂终f:「這么老了還有機會來露營。」她的自嘲中有她因應災難的智慧,值得學習。

地震后很多人說,看到別人笑就心中有氣,喪親者更是哀戚愁容。對前者我會不解地問:「全臺灣的人都不笑會讓我們復原得快些嗎?」后者我會耐心等待,有一天當我看到悲傷的面孔閃過一抹笑容,我會告訴他:「真好,你又能笑了,在天上的親人一定很開心?!?/FONT>

※ 悲傷輔導需要相當大的專業(yè)人力,配合小區(qū)特性,并結(jié)合地方及志工資源,提供個別、團體或家庭的咨商,以協(xié)助小區(qū)走向復原。

總頁數(shù):1  第  1    頁 
上一篇:幫助你自己走出難關的方法   下一篇:市場價值觀念對人際親密感負面影響的探討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務電話: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郵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蘇省連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醫(yī)院向北20米路西)東新綠苑A5-405、406室
版權所有©連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詢中心  |信通網(wǎng)絡- 連云港網(wǎng)絡公司 技術支持  網(wǎng)站管理
同盟站點: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蘇公網(wǎng)安備 320705020102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