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提示
小梅與丈夫都是湖南人,經(jīng)過8年打拼,終于在北京買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結(jié)束了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就在小兩口開始規(guī)劃二人世界的時候,公公婆婆突然賣了老家房子,搬到北京與小兩口同住,還帶來一個3歲的小孫兒。原本平靜的夫妻生活一下子被打亂了
故事回放:在 家庭戰(zhàn)爭 爆發(fā)前
小梅說,事情發(fā)生得很突然。公婆打電話說要來住時,已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此前沒有打任何招呼。更讓小梅意外的是,公婆把僅3歲的小孫兒也帶來了。家里忽然多出了3個人,其中還有一個孩子,小梅覺得非常不方便,并逐漸感到無法忍受。突然間從二人世界變成了一個碩大的家庭,她感到非常恐怖。小梅自己沒懷孩子,丈夫哥哥家的孩子因為太小不懂事,拿著筆到處畫畫,玩具到處亂扔,還把沙發(fā)劃出了口子。小梅不能責備孩子,擔心公公婆婆心里難受,會影響彼此的和睦相處。幾個月來,她以早出晚歸的方式盡量逃避??芍苣┰趺崔k?以前,她在客廳的時間非常多,現(xiàn)在小梅的活動范圍就縮小到臥室了。進而連臥室都不能堅守了,因為小孩子會沖到臥室里來玩,并不停地敲門。小梅覺得這個家好像不再是自己的了。她不想讓老公因此事覺得難受,所以盡量克制自己;同時也擔心一旦自己發(fā)了脾氣,家庭不和睦了,會影響自己與老公的感情。
可與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免不了發(fā)生摩擦。小梅與老公都是工薪階層,生活非常節(jié)儉,剛裝修完房子,手頭并不寬裕。公婆來了以后,他們覺得小兩口在北京的收入比他們老家要高許多。結(jié)果,他們?nèi)ナ袌鲑I菜就專到超市里買很貴的綠色蔬菜,一周菜金就得200多元。開始小梅還以為公公婆婆應該比年輕人更會勤儉持家,沒想到反而錢花得更多。
生活習慣也比以前拘束多了。以前工作忙,晚睡晚起。可現(xiàn)在公婆會在飯桌上提起:晚上12點了,房里還亮著燈;早上出門呼吸新鮮空氣,鍛煉一下多好。小梅覺得,如果他們常住應該給他們另外買套房子,周末再過去陪他們。這樣,還是有夫妻倆無拘無束的生活空間??扇绻胖皇桥R時住幾年的話,也就沒必要另買房子了。再說那孩子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他不是北京戶口,如果在北京上學的話,贊助費會很高。他們手上沒有富余的錢,這情況又不好對他父母說。今年正月初一,看著老公和公婆、孩子一家三代人在客廳里吃瓜子、看電視,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小梅獨自一人回到房間暗自落淚。老公沒有過去陪她,她一個人在房間哭了半天。
心理追蹤:我要一個怎樣的家
李子勛教授分析說,小梅的處境和心境可能很矛盾,一方面她覺得應該孝順公婆,跟他們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另一方面,又覺得這種生活影響了自己的私人空間,很難欣然接受。張先生坦誠地說,父母來了以后,自己的生活空間不像以前那樣大了,干什么事都不如以前自由。平時工作忙,希望回到家能安靜地休息一下。但是有個孩子,就會鬧一些,有時挺煩,但感覺沒小梅那么嚴重。侄子來得倉促,爸媽沒征求意見,哥哥也沒有說讓孩子在這里待多長。聽到?jīng)Q定后,自己跟小梅商量,她說不同意,但那邊是自己親生的父母,所以也沒把小梅的意見向父母轉(zhuǎn)達。小梅說,她最生氣的是老公永遠都在和稀泥。
心理學家建議來做一個心理游戲,看看他們各自對家庭的感覺是什么樣的。主持人拿出一份圖卷,上面有4幅圖,分別代表4種不同的居住環(huán)境。讓張先生和妻子小梅選擇各自喜歡的居住環(huán)境。張先生選了******種,小梅選了第二種。張先生認為其他三種都好像類似世外桃源,而自己希望能接受更多的信息,盡量多接觸一些人和事。小梅認為,田園式的家居環(huán)境更符合自己的審美觀。
專家分析說,從張先生選的圖來看,他喜歡在一個親情多的環(huán)境里生活。而小梅選的田園家居不是熱鬧的都市,但又和外部世界有一個橋的連接,并非完全隔絕。這證明了小梅的家庭概念中更需要一個比較私人的、只和先生分享的空間,而不需要那么多親友圍在周圍。兩個人的選擇是有一些差別的,但差別還是可以融合的。
公公婆婆住我家
心理學家又進一步探測張先生與小梅與父母的親密關(guān)系以及彼此間的親密關(guān)系。用打分方式測算,******為10分,最少為零分。張先生說,他與小梅的親密度是8分,與父母的親密度是8~9分;小梅則是與先生的親密度是9分,與父母是7分。專家認為,小梅要求9分,這意味著基本上她要排斥其他影響,要與對方全方位地交融。而張先生8分的概念,是比較理性的選擇,就是說他們非常親密,但還留了2分是自己的空間。不過,張先生為自己與父母的感情分是打得高了一點,但能說明他家庭是非常親密的,他對親情看得非常重。
心理學家告訴他們,在你們慢慢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一天會從家庭中分離出來。這種分離,首先會建立起自己新的情感,舊的情感會慢慢退到第二位。
比如我們老說那個媽媽和太太一塊兒掉到水里先救誰的故事,在親情和愛情之間做選擇肯定非常痛苦。小梅也問過先生,他說我會跟你們一起淹死。現(xiàn)在就發(fā)現(xiàn),張先生覺得親情最重要。如果抱有這樣的想法,肯定很難處理好夫妻關(guān)系。這結(jié)果說明小梅真正的煩惱是她先生的反應。如果先生回到與父母8~9分的親密度,小梅會變成一個邊緣人,邊緣人的感覺肯定非常不好。
張先生表示如果真要在父母與太太之間分出等級的話,盡管非常痛苦,但最后還是要選擇太太。因為父母把自己養(yǎng)大,只能送一程,最終陪伴一生的還是自己的另一半,是愛妻。
心理學家說,當你面臨兩難選擇時,我想父母還是會理解的。因為他們都希望自己子女未來的一生能過得幸福。
專家支招:給老人演一出雙簧戲
不管是小梅眼里的公婆,還是張先生自己的親生父母,其實與老人相處,說復雜就復雜,說簡單也簡單,就看怎么想。******,比如買菜,建議小梅跟公婆一起去買一次菜,他們看到小梅會買到那種既便宜又好的菜,自然會心服口服。第二,對夫妻兩個人覺得私密空間不夠的問題,建議學會演雙簧戲,比如趁公婆在時,相互之間要有稍稍親密的舉動,并且讓他們看到。因為兩個人要建構(gòu)一個屬于自己的愛的邊界。在公婆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他們沒想到兒子是大人了,而且他有自己的親密需要。這個信息通過做戲讓公婆意識到,以后不能隨便進這個門。他們也會建立一個邊界,并去約束小孫子。第三,與老人一起生活時,無論雙方有什么想法和意見,都要學會兩個人共同對父母說、對公婆說,一個都不要躲。因為兩個人代表的是一個家,一個家庭的核心,爸爸媽媽、公公婆婆不是這個家庭的核心成員,所以你們永遠要站在一起。當你們站在一起,他們也會愉快地接受。因為看到你們兩個好,爸媽、公婆都是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