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聞美國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在舊金山家中去世的消息時,我正在聆聽電影《白日夢冒險王》原聲帶里由Jose Gonzalez 演唱的 “Stay Alive”。這首曲子有著觸動人心的旋律,Jose的干凈嗓音完美地詮釋了這首歌的感情,副歌里的一句話是這樣唱的:“We’ll do whatever to stay alive(我們將為了活下去盡******的努力)”。
《白日夢冒險王》是由班·史提勒自制自導的一部勵志電影,他和Robin Williams 在電影《博物館驚魂夜》里合作演出,Robin 連續(xù)在******集和第二集中扮演美國羅斯??偨y(tǒng)。舉手投足加上詼諧的語調(diào),渾然天成的戲感加上閃爍著慈愛的眼神,此角色實不作第二人想。
羅賓·威廉斯演過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溫馨勵志喜劇,包括《春風化雨》、《窈窕奶爸》、《心靈捕手》、《把愛找回來》等,并因《心靈捕手》一片中的喪偶心理學教授獲得奧斯卡******男配角獎。他有著令人不管在什么心情下都能發(fā)笑的神奇能力,讓人不自覺地嘴角上揚,他的表演著實具有強大的能量,感染并照亮每一個人。
他主演過那么多激勵人心的電影,最后卻選擇放棄生命,電影和人生際遇形成極大的反差,他的去世不禁讓人感嘆,生命遠比電影殘酷無情。
羅賓·威廉斯看似光彩亮麗的一生,私人生活并不是如同大家看到的一般美好,他在演藝事業(yè)最風光的70年代和80年代染上毒品和酗酒問題。后來雖然在第二任妻子的幫助下成功戒除,卻在2006年故態(tài)復萌,致使葬送19年的婚姻。
他亦曾經(jīng)在受訪時流露出脆弱真情的一面說道:“我就像站在懸崖邊,一直有一個微弱的聲音叫我跳下去?!?/STRONG>同樣的聲音也告訴他:“只要一杯就好”,但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只喝一杯,最后還是接受家人勸告前往勒戒中心。
在輕生原因眾說紛云的情況下,羅賓的第三任妻子終于對外公開說明,他死前受到重度抑郁癥的折磨及獲知罹患早期帕金森氏癥,只是他還沒有準備好向外界開誠布公。她同時沉痛地表示:“我失去了我的丈夫及我******的朋友,而世界失去了一位大家熱愛的藝術家與好人,希望世人記得的是他給我們的歡樂與笑聲,而不是探究他的死亡。”
帕金森氏癥是一種持續(xù)進行的腦部退化疾病,造成神經(jīng)傳導物質(zhì)多巴胺分泌不足,因此產(chǎn)生動作障礙,如顫抖、肌肉僵直、動作遲緩、吞咽困難等癥狀,但思考智能完全不受影響。推估是得知罹病后,心情大受影響,這意味著表演生涯即將結束,才造成他堅定自殺的決心。
一生慷慨助人,曾被娛樂周刊譽為“全世界******笑的人”的羅賓威廉斯其實曾在四年前發(fā)出求救訊息,只是當時沒有人注意到。他曾在電臺受訪時,打開心房提及他的酒癮和低潮,表示酗酒是一種他嘗試想要去填補心中恐懼黑洞的行為,也聊到他對于職業(yè)生涯的茫然無助。這并不只是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需要立即接受醫(yī)療和專業(yè)咨詢的病癥。
羅賓·威廉斯的外顯人格特質(zhì)是合群、幽默且充滿智慧的,然而另外一方面看來卻并非總是快樂的。羅賓威廉斯結交了35年的好友杰米·馬莎達是如此形容他:“我從未認識真正的他,因為他總是隱藏在角色后面,用模仿偽裝真正的自己?!?/FONT>
牛津大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喜劇演員較一般人更容易罹患躁郁病或其他的精神病癥,他們易在表演時極度亢奮、充滿創(chuàng)造力,但在舞臺之外也同時具有自我退縮、不喜社交、萎靡等特質(zhì)。
事實上好萊塢諧星如金·凱瑞、歐文·威爾森,甚至喜劇大師伍迪·艾倫都曾為抑郁癥或躁郁癥所苦,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喜劇演員較一般人更容易罹患躁郁病或其他的精神病癥,他們易在表演時極度亢奮、充滿創(chuàng)造力,但在舞臺之外也同時具有自我退縮、不喜社交、萎靡等特質(zhì)。星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周星馳私底下是相當沉默寡言而且嚴肅的,因抑郁癥自縊的倪敏然也是我們都還記得的悲劇。
羅賓·威廉斯或許有些不同,他即使扮演心靈導師或滑稽人物,眼神總是透露些許哀傷,如今真相大白,也就能理解他的搞笑外在與黑暗內(nèi)在的反差,搞笑或許是他避免公開剖析自己痛苦的擋箭牌。心理學家相信,有些幽默行徑是抑郁癥的掩護。
精神醫(yī)學與心理專家表示,即便是像羅賓·威廉斯如此受到全球觀眾喜愛的國際巨星仍因憂郁纏身而自殺身亡,顯示出心理疾病的殺傷力不容忽視,應該要呼吁人們重視自殺預防。即使是像明星這樣成功的人士,也可能因嚴重的憂郁傾向,導致對自己的失敗過度看待。
因為一旦有了抑郁癥,人們會開始遺忘,會被憂郁的情緒自我消耗,并感到人生沒有意義,也容易忘記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他們會覺得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并認為世界上如果沒有自己的存在會比較好,不論是否身邊有愛他的人,都可能扭曲事實。精神醫(yī)學專家亦表示自殺和人生的幸福與成功與否沒有絕對關系,導致自殺的心理因素必定十分深層且痛苦,對于罹患抑郁癥的患者而言,他們只是想要“解脫”終止身心飽受摧殘的狀態(tài)。
很多人無法理解這種病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感覺和行為,并非傳統(tǒng)以為的“不夠堅強”才會發(fā)生,而且也沒辦法只是“度過”。如果接受適當?shù)闹委?,?0%的人會改善,但需要時間,且還要繼續(xù)防范,避免再發(fā)。我們希望羅賓·威廉斯的憾事能使社會大眾和政府積極重視抑郁癥所產(chǎn)生的問題,并以公共衛(wèi)生問題來看待精神疾病,刺激整個國家起身解決問題。
過往政府和民間往往投入大量資源來對抗其他主要死因(例如癌癥、各種疾病和事故傷害),但是對于精神疾病患者及有“自殺傾向”的民眾,可能是源于文化的禁忌,或許是政策性的忽視,始終吝于給予足夠的協(xié)助。嚴重的抑郁癥可能導致自殺,世衛(wèi)組織已將之視為二十一世紀的黑死病。
曾經(jīng)如此美好,曾經(jīng)如此陽光的羅賓·威廉斯,他的人生戰(zhàn)役最終敗在抑郁癥之下,我寧愿相信他已到了一個更好的地方。如果能夠見到在世的他,我想要對他說:“It’s not your fault”(《心靈捕手》的臺詞),還有“Don’t give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