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有相當數(shù)量的大學生存在負面心理情緒;大學生因心理疾病退學的,達到退學總人數(shù)的50%以上,心理危機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個體發(fā)展和學校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應對心理危機是高校無法回避的緊迫問題。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誘因及影響因素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產(chǎn)生除了受重大生活事件影響、人際交往障礙等誘因影響外,還受以下四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一,個體對事件的知覺。對某一事件的認知和主觀感受在個體決定應付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中起著重要作用。認知方式限制了人們探索壓力條件的信念,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他人的知覺、人際關系及對采取不同類型的精神治療手段的反應。如果個體對事件的知覺是客觀的、合乎邏輯的,則問題解決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其二,社會心理支持。人的本質是社會化的,他依賴周圍的人提供的內(nèi)在、外在的評價而存在。對個體而言,獲得確定的評價的意義比其他任何事都更為重要。這是人們應付大量壓力的重要的社會心理支持資源。這種重要的支持資源一旦喪失或沒能發(fā)揮或支持失當,面對壓力的個體將變得無比脆弱、失衡并進一步產(chǎn)生危機。
其三,應付機制的形成。人們通過日常生活,學會了運用各種手段去應付焦慮和減少緊張,并逐步形成了應付壓力的模式。那些被人們運用過的有效的應付辦法會成為人們?nèi)粘=鉀Q壓力的一部分而被納入他們的生活模式中,并逐漸形成了人們解決壓力的一套有效的應付機制。相反,如果沒有恰當?shù)摹⒂行У膽稒C制,個體的壓力或緊張持續(xù)存在,危機便會隨之產(chǎn)生。
其四,個體的人格特征。危機人格理論認為,心理危機還受個體的人格特征的影響,容易陷入危機狀態(tài)的個體在人格上具有的特異性有:注意力明顯缺乏,看問題只看表面看不到本質;社會傾向性過分內(nèi)傾,這種人格特征使個體遇到危機時往往瞻前顧后,總聯(lián)想不良后果;在情緒情感上具有不穩(wěn)定性,自信心低,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極差;解決問題時缺乏嘗試性,行為沖動欠理性,經(jīng)常會有毫無效果的反應行為。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對有心理危機的個體或群體的一種短期的幫助行為,其目的是及時對經(jīng)歷個人危機、處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將發(fā)生危險的對象提供支持和幫助,使之恢復心理平衡。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最突出的特點是及時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動是成功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一般原則主要有四條:
其一、幫助當事人接受你的幫助。面臨危機心緒不佳、郁悶、痛苦是正常的,幫助當事人接受你的幫助,在你的幫助下經(jīng)歷、體驗并開始擺脫痛苦,有助于當事人最終走出危機;其二、幫助當事人有所作為地正視和處理危機。對當事人的處境表示同情和關注并有所準備地給當事人指明解決危機的辦法,使其明白自己該做些什么、怎么做;其三、為當事人提供有關的信息。陷入危機的當事人往往因不了解真相而產(chǎn)生錯覺,夸大危機的情境,對結果的想象遠比事實更糟。因此,危機干預必須運用適當?shù)姆绞?、手段和語言,適當幫助當事人發(fā)現(xiàn)事實的真相,正視現(xiàn)實,走出困境;其四、必須避免慫恿當事人責備他人。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建設和完善,要以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建設為載體。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對有精神病傾向的要及時轉診就醫(yī),對有神經(jīng)癥可能的要約請他們面談,了解情況,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確定危機預警的范圍和對象;建設以學生輔導員、學生干部、寢室長和學生黨員為骨干力量的信息員隊伍,及時了解預警對象的相關信息并及時匯報,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成立危機干預機構,如邀請心理專家建立大學生危機干預中心,確保危機干預的專業(yè)化;設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機干預熱線,讓大學生在身處危機時能及時得到幫助。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
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是預防心理危機的根本途徑。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豐富大學生心理學知識,增強他們心理保健意識,端正他們對心理咨詢的看法,引導他們主動尋求幫助,緩解負性的情緒,避免因心理問題加重而導致心理危機的發(fā)生。
開展心理素質訓練,提升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通過各種途徑鍛煉他們的意志、訓練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保持心理健康。
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工作,通過各種輔導形式,對大學生的獨立生活及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學習與社會工作關系的處理、人際交往的適應、戀愛問題的處理等多方面進行指導與幫助。
重視并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給咨詢對象以幫助、啟發(fā)和教育,解決其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康復等方面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改善大學生的社會心理環(huán)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滿足大學生精神和心理需求,為他們展現(xiàn)天賦和才華、發(fā)泄內(nèi)心的激情、增強競爭意識、獲取自信心提供平臺。
構建大學生成才服務體系,為大學生心理減負減壓,如加強學習與考研的輔導,幫助他們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為畢業(yè)生提供就業(yè)信息,搭建就業(yè)平臺,開展就業(yè)指導等,為處于困境中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幫助其順利度過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