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困惑,根據(jù)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心理輕微失調(diào) 心理輕微失調(diào)又稱“心理問題”。這是心理障礙的萌芽,一般還不會引起本人、家長或?qū)W校的重視,往往將其錯認為思想問題。 1、厭學 其明顯的特征是學習無動力,覺得是為了別人(如家長與老師)而學習。這些學生把學習看作是件痛苦的事情,由于學習動力不足,因此學習習慣差。表現(xiàn)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馬馬虎虎,應付了事,字跡潦草,沒有復習習慣等。厭學帶來的后果是學習成績差,大多數(shù)成為學習困難生。 2、自卑 有這種表現(xiàn)的學生自我意識差,認知也片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要一方面不如別人,就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例如,學習成績不好會自卑,生理上有殘疾會自卑,父母下崗會自卑,某些疾?。ㄈ缈诔裕┮矔员埃踔灵L相不好也會自卑。這種學生總感覺到自己低人一等,畏首畏尾,“彎著腰”過日子。 3、依賴 有這種表現(xiàn)的學生,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在學習上,從小要求家長陪讀,一有問題就要問家長:“這道題怎么做?”不肯多動腦筋。生活上,他們自理能力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4、任性 有這種表現(xiàn)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不管這種需要是否合理;達不到目的,就大吵大鬧,糾纏不休,直到達到目的為止。還會無端發(fā)脾氣,情緒起伏很大,情緒好時春風滿面,情緒差時暴風驟雨。 5、逆反心理 具有這種心理的學生反抗權(quán)威,拒絕服從教師或家長的正當要求。對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他們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不去執(zhí)行,甚至故意違反。這種現(xiàn)象是一種心理上的抗拒。 6、孤獨 這些學生獨來獨往,不善于與人交往,在同齡人中沒有知心朋友。造成孤獨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由學習成績差等原因造成自卑;曾經(jīng)受到某些刺激,從而認為人是可惡的、不可信任的;性格很內(nèi)向,不善于交際,不愿意與人交往。 7、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有很多方面的表現(xiàn):有的是逃學、逃夜,離家出走。這些青少年多半是由于學習成績不良,害怕家長打罵而逃學、逃夜;有的是由于家庭不健全,無人管教造成的;有的是偷竊,這種偷竊行為是從小偷小摸開始的,后來愈演愈烈。多數(shù)青少年不是因為家中無錢消費,而是經(jīng)不起外界物質(zhì)的引誘,從貪吃貪玩開始,嚴重的則不能自拔;有的是酗酒、吸煙成癖,玩游戲機成癖;有的是說謊惡習,說起謊來臉不發(fā)紅心不跳。 總之,這些行為問題與社會上的不良誘惑有關(guān)。 8、嫉妒 9、早戀 在非重點中學和職業(yè)技術(shù)中學,這種現(xiàn)象尤其嚴重。有些學生一對對地談起了戀愛,嚴重的有性越軌行為,還有的女孩懷了孕,嚴重影響了學業(yè)。青少年的這種行為與影視影響很有關(guān)系,他們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期,看了淫穢錄像片、VCD,就會偏離正常的異性交往,走上邪路。 二、輕度心理障礙 這種心理障礙比心理問題要嚴重些,包括神經(jīng)癥在內(nèi)。有這種障礙的青少年雖然從表面上看與正常人無異,能正常學習和生活,沒有器質(zhì)性病變,但是,他們的內(nèi)心是痛苦的,只是別人不易察覺而已。 這一類心理障礙******的危險是人們很不重視它,不把這方面的“問題”當作問題,因此也不去主動尋找心理醫(yī)生的幫助;有的青少年可能會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自殺或發(fā)展成精神病。 這類心理障礙主要有: 1、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情感性障礙,輕重不等,這里指輕度抑郁癥。其基本癥狀是喪失信心,對一切學習、生活、娛樂活動失去興趣,對前途失去希望,內(nèi)心郁悶、孤獨、沮喪。外表上看悶悶不樂,精神不振。常伴有頭痛、乏力、背痛、四肢不定位的不適感。抑郁癥中相當多的人會有自殺傾向,甚至一再自殺。對這類病人要多加小心,******由精神病大夫進行治療。 2、恐怖癥 表現(xiàn)為對一定的事件、物體或處境產(chǎn)生莫名其妙的持續(xù)的懼怕心理。 恐懼與膽小是有明顯區(qū)別的,恐懼的一個明顯特點是伴有驚恐性發(fā)作,而膽小只是害怕而已。 恐怖癥有好多種類:恐高癥、恐曠癥、恐夜癥、恐血癥, 以及對其它特定的人、事和物的恐懼。確診恐怖癥要有3個月以上的病程。 恐怖癥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受到過某種驚嚇的刺激而產(chǎn)生條件反射;受別人害怕的暗示。也有一種說不清楚的原因造成。 恐怖癥的發(fā)展過程是:由于害怕而采取回避,而回避又強化了恐懼,恐懼后更加害怕。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3、強迫癥 強迫癥的主要癥狀有兩方面: 一是強迫觀念。如強迫懷疑、強迫思維、強迫回憶等。如有的學生老是在頭腦中想著某一種懷疑,怎么下決心不去想也不行,好像背后有人強迫自己這么想似的。 二是強迫行為。常見的有強迫洗手、強迫檢查門窗是否鎖好、強迫計數(shù)等。明知這些行為是多余的,但是不做不行,好像有人強迫自己這么做。 強迫癥一般多見于謹小慎微者,他們做事十分小心,唯恐自己犯錯或有不當表現(xiàn)。確診強迫癥要有3個月以上的病程。 4、焦慮癥 焦慮癥的主要癥狀有三個方面: 一是生理癥狀,如口干、出汗、心悸、頭暈、尿頻、尿急; 二是情緒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不必要的不安和害怕; 三是運動癥狀,如坐立不安,來回走動,搓手頓足等。 青少年中常見的是考試焦慮癥,多見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尤其見于關(guān)系命運的重大考試,如初三畢業(yè)升學考試時期?;颊咴诳荚嚽熬烷_始擔憂了:“我這次考試考不好怎么辦?”這種考試焦慮癥是過重壓力造成的,這種壓力主要來自于家長或教師,最終在當事者身上反映出來。確診焦慮癥必須有3個月以上的病程。 5、多動癥 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損障礙”。其顯著特點是注意力嚴重渙散,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外界的細微干擾而分心,不能專心做作業(yè),做做玩玩,半小時的作業(yè)往往兩三小時還沒有完成。做事丟三落四,常常丟失東西。由于注意力嚴重渙散,造成的一個后果就是學習成績低下。 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多動癥患者的大腦高級神經(jīng)中樞興奮性不足,對皮下運動功能控制減弱。因此,多動癥是一種病,而不是思想品德問題。 6、口吃 又稱“結(jié)巴”,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語言障礙。其癥狀有三: 一是語言障礙,說話不流暢,有難發(fā)、中阻、連發(fā)等現(xiàn)象; 二是呼吸混亂,常有氣流阻塞的感覺,氣短、氣急,甚至腹中無氣還硬要講話; 三是動作多余,如甩手、蹬腳、擠眼、伸舌,嚴重的還會有面部痙攣?;颊咴谡f不出話來的時候,就拼命地用力想把話說出來,用了力,暫時也勉強把話說出來了,但形象很差。 口吃患者大多有自卑心理,總感到低人一等,心情較為壓抑。他們怕與人交往,怕購物,怕接電話??傊?,他們有口難言,內(nèi)心的痛苦是常人難以理解的。
三、精神病 1、精神分裂癥 2、精神病性情感障礙 3、偏執(zhí)性精神病 4、反應性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