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了解,現(xiàn)階段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絕大多數(shù)的幼兒園仍實行“男女同廁”。去年北京市共有幼兒園1430所,在園幼兒近20萬人,除少數(shù)幼兒園采取“男女分廁”或輪流入廁的做法外,大部分幼兒園的廁所還是“男女同廁”。一位資深幼兒園園長說,造成現(xiàn)在幼兒園“男女同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規(guī)劃部門在設計幼兒園布局時,每個班只設立了一個衛(wèi)生間。
不過,日前在京、滬、杭市一些知名幼兒園,“男女分廁”或類似的做法已經(jīng)悄悄浮出水面。
專家談幼兒園男女生分廁所
分不分廁,很難說 31%
周劍,長寧實驗幼兒園的園長
我們曾發(fā)現(xiàn)有一個從國外回來的小朋友,一定要等其他孩子都不在時才用廁所,因為她在英國的幼兒園廁所設置就同成人的一樣。我們幼兒園雖然已經(jīng)分廁,但并沒有完全照搬國外的模式,一是害怕門的開合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二是對于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說,性別意識還較朦朧,刻意區(qū)分反而不好。
李繼青教授,復旦大學心理系講師
對孩子的性教育是不容忽視的,但要適時、適量、有所選擇,不能過分夸張和強化。幼兒園分廁并不是幼兒園教育唯一或******的辦法起,所以未必要強求。
馬建國教授,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
0-3歲時,男女幼童“兩小無猜”,******不分;4-5歲以后,兒童發(fā)育達到一定程度,這時要自然過度到男女分廁;7歲以后必須分開,否則將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其實,“分”與“不分”只是形式,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有效地實施幼兒性教育。分廁后,老師如何回答幼兒的疑問?性別自認如何推進?……都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李女士,濟南市教育局托幼辦
幼兒園能夠男女分廁這當然好,但是也沒有必要堅持必須分。一些新建的幼兒園可以要求他們搞男女分廁,對于一些老的幼兒園就應該考慮到各方面的原因,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實際上對于幼兒園里的孩子來講,男女分廁到底有沒有必要也很難斷定。
贊同分廁 38%
梅仲孫,兒童心理學專家
給幼兒園小朋友分廁還是有必要的,兒童從3歲左右開始有了朦朧的性別意識,幼兒園小班也有專門的課程教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別并學會區(qū)分男女性別,分開用廁可以幫助他們知道男女是有性別差異的。
周佳麗,幼兒園園長
幼兒園男女同廁,一方面是因襲習慣,另一方面是節(jié)省開支和便于管理,如果有條件的話,分開當然******。
孫女士,幼兒園保育員
男、女孩上廁所時姿勢不同,女孩有時會好奇地模仿男孩,結(jié)果尿濕了褲子。此外,男孩上廁所時,還容易把小便濺到旁邊如廁的女孩身上,很不衛(wèi)生。個別幼兒園還會出現(xiàn)“男孩小便女孩偷看,女孩小便男孩圍觀”現(xiàn)象。
鄭淑梅,心理學博士
幼兒四五歲時候的習慣和行為,深刻影響到其未來的的性格和品性?,F(xiàn)在,不少成年人常常侵犯了別人的隱私,而自己卻毫無覺察,或許就是小時候種下的根子。
安保增,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心理科
幼兒園有義務尊重性別差異,一個2歲左右的兒童就有性的認識,盡管這時是模糊的,所以從小給兒童的角色定位就很重要。幼兒園搞男女分廁是早期性教育的一種規(guī)范行為。有條件的幼兒園不妨多建一個廁所,不能對幼兒的性別意識漠然處之。
反對分廁 31%
黃建春,幼兒園老師
男女幼兒一同用廁可以使他們通過一種自然的方式了解到男女身體特征的差異,使得他們對于異性身體的好奇有一個逐漸"脫敏"的過程。如果從小沒有見過異性的身體,到了青春期會產(chǎn)生很大的好奇,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與成長都有不良影響。當然大一些的孩子也會因為了解了男女有別而感到難為情,因此,如果有條件的話,大班后期的兒童還是分廁比較好。
李佳一,幼兒園園長
幼兒時候男女合廁,是早期性教育一個很好的過渡期。2-6歲的幼兒,心理都很單純,對性別差異有所意識,但非常朦朧。這時如果人為地將廁所分開,反而會造成男女小朋友在心理上出現(xiàn)隔閡,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陳梅,幼兒園園長
從小就分廁會引起孩子的好奇,似懂非懂相反還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真正要做好孩子性別教育,并非一定要通過男女分廁,幼兒園可以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如男孩請女孩跳舞,演小品等,來引導孩子科學認識自己的性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