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人妻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深夜福利_国产高清无码97在线_国产视频久久无码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連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詢中心!
心理常識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理常識
每個孩子心理都有3個小人兒(一)
新聞來源:    點擊數:1181    更新時間:2012-10-11    收藏此頁
     每個孩子心理都有3個小人兒(一)
 
   到孩子兩三歲,爸爸媽媽可能就要為孩子的某些行為頭疼了——喜歡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他反應神速,一把就摟過來,惹得對方一通痛哭;小朋友的做法不如他意,他一急,立刻雙眼圓睜,反手就給對方一記重拳,誰都來不及阻止;明明知道不可以沒完沒了打開水龍頭玩水,但是只要碰到機會,他就變成小落湯雞;爸爸媽媽交代不許碰電源插座,他答應得好好的,但是,你剛一轉身,他那只不安分的小手便悄然伸向了電源插座,惹得爸爸媽媽心驚肉跳,一身冷汗……所有的規(guī)則與道理,他比誰都清楚,可就是做不到。
  ■如果有下次,孩子會改變自己嗎
  下面的對話,或者類似的對話,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媽媽:你搶小朋友的玩具,對嗎?
  孩子:不對。
  媽媽:如果你想玩小朋友的玩具,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要跟小朋友商量。小朋友同意才可以玩。不同意就不能玩。
  媽媽:你知道應該這樣做,為什么還要去搶小朋友玩具呢?
  孩子:因為我想玩。
  媽媽:下次還這樣嗎?
  孩子:不這樣了。
  媽媽:下次應該怎樣呀?
  孩子:跟小朋友好好商量。
  如果有下次,孩子會怎樣呢?當然,他還可能會毫不猶豫出手。這就是孩子,他明明知道某些事情不可以做,或者必須做,可他就是抵擋不住誘惑,控制不了沖動。于是,在他強烈的欲望面前,規(guī)則的約束力變得疲軟無比。
  我們或許會給孩子的這種行為貼上“頑皮”、“淘氣”、“明知故犯”等標簽。然而,孩子果真如此嗎?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地球上的星星》,講述了8歲小男孩伊夏的故事。這是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因為閱讀障礙,他的成績一塌糊涂,并因此遭受了非常多不公平的待遇。這使他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當他惹的麻煩超乎父母承受力的時候,伊夏的父母將他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在寄宿學校,他的日子更難熬了。沒有人懂他,更沒有人試圖去理解他那異彩紛呈的世界是多么的神奇。直到一位代課美術教師到來,伊夏的世界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老師的幫助下,伊夏重拾自信與快樂,一切開始奇跡般地轉化。
  正如伊夏一樣,每個被貼上“頑皮”、“淘氣”、“明知故犯”等負面標簽的孩子都有他們不得已的苦衷。對于低齡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
  ■孩子的內心深處有3個小人兒在斗法
  實際上,孩子的內心深處始終有3個小人兒在斗法,不同的小人兒勝出,孩子的行為就會有不同的偏向。這3個小人兒分別叫做“父母”、“成人”、“兒童”,它們將伴隨孩子終生。協(xié)調好這3個小人兒的關系,對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母”負責告訴孩子規(guī)則,讓他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應該做或者不應該做。孩子內心深處的這個“父母”主要是爸爸媽媽、老師等“養(yǎng)育”出來的。當然,小伙伴們之間的一些游戲規(guī)則,也會成為“父母”的養(yǎng)分,讓“父母”變得日益強大。
  “兒童”是與生俱來的,他代表了孩子的欲望與沖動?!皟和睆膩聿豢紤]后果,有欲望就行動。
  “成人”主要由孩子的生活經驗喂養(yǎng),它會權衡利弊,協(xié)調“父母”與“兒童”的關系,找到******的行動方案。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看看孩子內心深處的3個小人兒如何各司其職: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叮當在馬路上東張西望。突然,他發(fā)現馬路對面擺了一個賣氫氣球的小攤?!皨寢專灼?!”看到他的******,他的“兒童”發(fā)出了指令:“我要馬上拿到那只米奇。過馬路,拿氣球。”他的“父母”針鋒相對:“不行,馬路上好多車,危險,不能過。”他的“兒童”聽不進“父母”的意見,仍然執(zhí)意要過馬路。他的“成人”說:“現在不能過馬路,過馬路確實很危險,等沒車了再過去吧?!钡?,他的“成人”聲線微弱,“兒童”根本聽不見,或者置若罔聞。一會兒的工夫,“兒童”就很強勢地把“父母”打敗了,“成人”眼睜睜看著“兒童”,放棄了勸說。于是,叮當聽從了“兒童”的決定,直奔馬路對面而去。虧得媽媽使勁拽著他的小手,否則……

這就是孩子。他的“兒童”是最強大的,“父母”和“成人”相對比較弱小。即便他的“父母”提出異議,也遠不足以與“兒童”抗爭。他的“成人”還處在嬰兒階段,甚至根本還不會說話。因此,他的“父母”與“成人”大多數情況都會屈服于“兒童”。如此一來,孩子一沖動,出現明知故犯的行為就很正常了。
總頁數:1  第  1    頁 
上一篇:國慶瘋狂掃貨 補償心理作祟   下一篇:照鏡子10分鐘容易引發(fā)焦慮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務電話: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郵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蘇省連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醫(yī)院向北20米路西)東新綠苑A5-405、406室
版權所有©連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詢中心  |信通網絡- 連云港網絡公司 技術支持  網站管理
同盟站點: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蘇公網安備 320705020102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