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人妻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深夜福利_国产高清无码97在线_国产视频久久无码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連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詢中心!
心理常識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理常識
貝克的認知療法與理性行為療法有何不同?
新聞來源:    點擊數(shù):1018    更新時間:2010-10-19    收藏此頁
貝克的認知療法與理性行為療法對事實的驗證都采用高度的結構性,使當事人在經驗層次上能逐漸了解自己對于真實的情境所做的錯誤的解釋。然而,理性行為療法與認知療法之間仍有許多重要的差異,特別是在治療方法與治療風格方面。正如現(xiàn)在大家所了解的,理性行為療法往往相當具有指導性、說理性與面質性;相反的,貝克強調蘇格拉底式的對話,強調協(xié)助當事人自己去發(fā)現(xiàn)錯誤觀念,并比理性行為療法更具結構性。

通過這種反映式的詢問過程,貝克致力于與當事人建立起合作氣氛,以測試其認知的有效性(這一過程貝克稱之為"合作式的經驗主義")。療效是當事人通過收集到矛盾的證據(jù),進而面質自己的錯誤信念所產生的。

埃利斯則致力于說服當事人認定自己的某些信念是非理性的;他會指出這些信念就是發(fā)揮不出功用,并且大部分是通過一種理性的爭論。REBT旨在有意促進當事人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條主義與絕對性的思考方式,進而有力、重復地加以減少。

貝克對理性行為治療法的非理性信念的要領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告訴當事人自己正在做“非理性的思考”可能會有害,因為許多人相信他們是“根據(jù)真相來了解事情”的(1976,p.246)。他認為功能不良的信念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它們干擾了正常的認知過程,而不是因為它們是非理性的(Beck & Weishaar,1995)。他以較正面的角度來看待偏差的信念,相對于REBT認為偏差的信念在哲學上與現(xiàn)實不相容。(Weishaar,1993)。相反的,貝克強調,“不正確的結論”(inaccurate conclusions)比“非理性信念”貼切,因為某些觀念并不是非理性,而是太絕對、太廣義、太極端了。貝克認為,人們是遵循“規(guī)則”(即前提假設或公式)在生活著,他們之所以產生困擾是因為他們使用著一組不實際的規(guī)則在貼標簽、解釋與評估情境,或者是不適當或過度地使用這些規(guī)則。如果當事人使用著一組可能使生活不幸的規(guī)則,則治療者會建議他們考慮改變規(guī)則,而不須去教導、訓誨對方,因此認知治療往往在開始時會先認清當事人的價值觀,并在咨詢中持續(xù)地要求對方對自己的信念提出證據(jù)。“你認為……的證據(jù)在那里?”是常向對方詢問的問題。

認知治療法的治療關系與理性行為治療法最主要的差異之一在于前者強調治療關系。如上面所述,艾里斯視治療者扮演教師的角色,不認為溫暖的治療關系是必要的,即使溫暖的關系可能有其益處;相反的,貝克(1987)強調治療關系的品質是認知治療法的基礎,成功的咨詢要靠治療者某些令人喜愛的人格特點,例如,真誠溫暖、正確的同理心、不批判地接納,以及與當事人建立信任與支持的關系,羅杰斯在個人中心治療法中所提出的“治療的核心條件”,在認知治療法中也視為是必要的,但是若要產生******的治療效果,單有這些還是夠的。咨詢員也必須對于認知有清楚的要領、積極、有創(chuàng)意、能夠通過蘇格拉底式的對話引導當事人,以及擁有足夠的知識與技能,能使用各種認知技術與行為技術,引導當事人自我發(fā)掘,進而產生改變(Weishaar,1993)。咨詢員擔任催化劑與向導的角色,協(xié)助當事人了解其信念與力度會影響其感受與行為。咨詢員促使當事人去體驗矯正的經驗,使對方在認知上產生改變,并能學會一些新技能(Beck et al,1979;1995Beck & Weishaar,1995)。

治療技術作用在治療者與當事人之間已建立起“治療的合作關系”時最為有效。這點與下列的理論假設是一致的:人們的內心溝通可能浮現(xiàn)上來反省:當事人的信念對于個人有重要意義;以及這些意義可以由當事人去發(fā)掘,而不是由咨詢員去教導對方或加以解釋(Weishaar,1993)。認知治療者會持續(xù)、主動,以及謹慎地與當事人接觸,也努力使對方主動提出可以驗證的假說。貝克認為,咨詢過程中合作的伙伴關系,可以促使當事人自己去評估那些富有有個人意義性的負面假定,這相對于由咨詢員直接建議當事人采納哪些替代認知(Beck & Weishaar,1992)。這種作法的假設是,思考與行為要長期改變,需要配合當事人的了解、察覺及努力(Beck et al.,1979;1995Beck & Weishaar,1993)。這使認知治療法跟REBT一樣,成為一種整合性的心理治療法。

總頁數(shù):1  第  1    頁 
上一篇:解讀:“心理奴隸”現(xiàn)象   下一篇:常與電腦打交道不善交際心理差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務電話: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郵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蘇省連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醫(yī)院向北20米路西)東新綠苑A5-405、406室
版權所有©連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詢中心  |信通網(wǎng)絡- 連云港網(wǎng)絡公司 技術支持  網(wǎng)站管理
同盟站點: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連云港心理咨詢 連云港心理

蘇公網(wǎng)安備 320705020102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