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自己抑郁的時候,只感覺自己和世界好像有一層無法打破的隔膜,我無法走進別人的世界,別人也無法走進我的心靈。那時我真的希望能有奇跡發(fā)生,一夜之間把這層隔膜打破,好讓我痛快的呼吸,但一切都是枉然。一切的努力都化為泡影,我的心也隨之變得冰冷,看不到生的希望,而絕望感卻無時無刻不伴隨著我的左右,真的不知道出路在哪里,真正的自己在哪里,好像只有死才能幫我解脫這一切。 我的一位來訪者,因為和別人發(fā)生沖突而使身體受傷,之后近一年才康復,但是軀體的康復并沒有使她的心靈得到解脫,他隨即陷入了抑郁的泥潭。之前他是個性格開朗的人,但是現(xiàn)在他認為自己不是自己,自己把信心丟了。生活中的一切他都沒有信心去開始,好像只有躺在床上才會讓自己感覺好一些,但即使回避了生活,回避了自己,依然沒有使自己好起來。近半年的抗抑郁藥物治療也沒見多大的起色,當他服用藥物的時候,他的生活又是如何呢?依然封閉,依然不敢開始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的抑郁都很復雜,各有各的形成原因與癥結(jié)所在,所以不見得藥物治療才是******的選擇,畢竟藥物不是萬能的。所以并不存在一個治療抑郁的萬能的法則,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不要聽從抑郁的命令!當我們處于抑郁之中的時候,這種情緒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的思維,影響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向,如果我們聽令于此的話,那么我們只能陷入更深的抑郁之中。 拿我自己來說,記得當時思維當中的自我挫敗十分嚴重,幾乎不敢和老朋友聯(lián)系,因為我害怕被別人嘲笑,我不相信我可以做得好,從自己的表現(xiàn)中我很難相信自己。但當我鼓起勇氣去面對我一直回避的生活的時候,治療才向我敞開大門,因為不敢面對自己回避的生活,不敢面對自己的恐懼,那么心靈的創(chuàng)傷與思維的扭曲永遠無法得到醫(yī)治。 再來談我的來訪者,當我鼓勵他從新開始生活的時候,他談到他實在沒有信心與勇氣面對這一切,即使在做事的時候也會想到死,好像只有死才能夠挽救自己一樣。我告訴他,只有自己才能夠挽救自己,不要期待會有奇跡發(fā)生,因為奇跡就在自己的心里。不要等有了信心再投入生活,因為等待無法帶給人自信,而自己投入到生活中,面對自己回避了的自我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找回自信和生活的勇氣。但他認為太難了。 太難了,這也是抑郁下常見的一種思維的反應(yīng),所以這種反應(yīng)也會成為醫(yī)治抑郁******的障礙,如果不是有過成功的經(jīng)驗,我也很難相信有人真的會做到這一切,但是當突破抑郁設(shè)置的障眼法的時候,回過頭來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事情本身并不難,難就難在我們是否可以突破自我的限制,我們能不能夠永不放棄。不要聽令與抑郁的命令,我們才能找到自我、發(fā)現(xiàn)真相。 當然抑郁的治療是很復雜的,有時我們要回顧過去,有時要改變自我挫敗自我貶低的思維。但不管怎樣,走出抑郁的******步是戰(zhàn)勝自我,只有打破抑郁設(shè)置的界限,從新開始投入生活,從新開始面對自我,醫(yī)治抑郁才有可能,找回自我才不是夢!
|